《故事来了》(教学设计)苏少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docx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故事来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故事书的不同呈现形式,包括单页故事、跨页故事、折叠页故事;学会选取故事中最精彩情节或主要人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掌握小组合作创作故事长卷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享喜爱的故事、阅读故事书、欣赏小朋友画作、小组讨论和实践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故事和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艺术的情感,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故事书的呈现方式,学会用绘画表现故事内容,掌握小组合作创作长卷的技巧。
难点:如何从故事中提取关键元素,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故事精髓,以及在小组合作中协调分工,创作出连贯、富有创意的故事长卷。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类型的故事书图片、精彩的故事片段动画、小朋友创作的故事画作品等。
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勾线笔等,每个学生一套;长卷画纸若干,用于小组合作创作。
展示道具,如展示板、画框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分享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简单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原因。
提问其他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美术表现故事。
(二)故事书阅读与分类(10分钟)
给每个学生发放不同类型的故事书,让学生自主阅读,观察故事书的页面布局和表现形式。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将故事书按照单页故事、跨页故事、折叠页故事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每种类型的特点。例如,单页故事内容相对独立,画面完整;跨页故事画面连贯,能展现更宏大的场景;折叠页故事富有创意,增加阅读趣味性。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故事呈现方式的理解。
(三)故事画欣赏与分析(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朋友们画的故事画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提问学生:“这些画里画了哪些内容?你能看出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从画面中找出故事的关键元素,如主要人物、场景、情节等。
总结得出可以描绘故事中最精彩的情节,也可以画一画主要人物来表现故事。例如,画《小红帽》的故事,可以画小红帽遇到大灰狼的惊险情节,或者画小红帽和大灰狼的主要人物形象。
(四)思维延伸与小组讨论(10分钟)
提出将小组故事连成长卷的思维延伸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的故事主题,讨论如何将故事内容分解成不同的画面,安排在长卷上,以及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例如,有的学生负责画开头,有的学生负责画中间情节,有的学生负责画结尾等。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启发,帮助学生理清创作思路。
(五)学生实践创作(15分钟)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用一幅画来表现它;也可以参与小组合作,共同创作故事长卷。
教师提醒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注意构图、色彩搭配和细节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故事内容。例如,画《白雪公主》的故事,可以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城堡的华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白雪公主的美丽。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如画面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协调等。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小组合作的长卷作品可以展开悬挂展示。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选择的故事、创作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情感。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故事表达、绘画技巧、创意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如画面可以增加一些背景元素,使故事更加生动等。
五、教学延伸
举办班级“故事画展”,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展示区,供其他同学欣赏。
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画,或者根据家庭生活中的趣事创作新的故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