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恶乎往而不可(教师版)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第15课 恶乎往而不可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女恶之乎(wù) 卫有恶人焉(è)
B.亡,予何恶(wáng)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wáng)
C.安时而处顺(shí) 予因以求时夜(shí)
D.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zhī) 知不出乎四域(zhī)
【答案】B项,前一个“亡”通“无”,应读wú;C项,后一个“时”通“伺”,应读sì;D项,后一个“知”通“智”,读zhì。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妻子环而泣之B.今一犯人之形而曰
C.卫有恶人焉D.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答案】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停数日,辞去。
【答案】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吾与之友矣 B.“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C.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 D.若无与乐是国也
【答案】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又将奚以汝为B.唯命之从
C.予何恶D.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答案】.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B.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大批高龄农民工远离家乡来到城市从事辛苦的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年龄大了越来越不适应所从事的工种,养老该如何解决是个难题。
C.《中国诗词大会》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代经典诗词深深印在国民大众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由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
D.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该奖项设立于1927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答案】C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把“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改为“突出表现就是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或“突出表现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B项,成分残缺,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前加“在”。D项,成分赘余,删去“旨在”或“为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著作等“心”比著作等“身”更为重要。著作等“身”,,具有可统计性,而著作等“心”,则是研究成果精神层面的驻扎,无法计算。“著作等身”一般是对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赞颂,确实有许多著名学者以著书立说的丰硕成果令人敬仰。但是,,而学问是主宰著作的灵魂,因此,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名声,。
【答案】是研究成果物质层面的度量? 著作只是承载学问的外壳? 绝不能以著作等不等身为标准(应该以著作等不等心为标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第句可以根据下文的“则是研究成果精神层面的驻扎”得出,此处是从“物质层面”进行衡量。第句承接前文来说“著作”和“学问”的区别,横线后面说的是“学问”的特点,那么此处要写出“著作”的特点。第句是对整段的总结,指出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名声的评判标准。
.“效应”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之间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有人用下面两组图来解释“破窗效应”。请你描述两组图画的内容,并写出“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画幅描述:房子窗户破了无人修补很快其窗户也会被人打碎;墙上出现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就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
启示:“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我们努力使自己不要成为“第一扇破窗”的人。我们要努力做修复“第一扇窗户”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有了问题及时补救。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第一问要求描述两组图画的内容,要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着重写出每组图画中的两个图片的变化和因果关系。第一组中,由一块玻璃的破损发展为每块玻璃的破损;第二组中,由墙上的一点污渍发展为满墙的污渍。根据要求是“描述”画面内容,所以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第二问要求写出“破窗效应”的启示,可以从图片讽刺的社会现象、人们这样做的思想根源、解决的办法和策略等角度作出回答。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