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确定位置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3-30约5.3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确定位置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确定位置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确定位置》第2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使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数对的概念,知道数对是由两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2.学会使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上的点,如(3,2)表示第3列第2行的位置。

3.通过实例练习,掌握如何在方格图上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点,以及如何根据点来确定数对。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理解和使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定位问题,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数对概念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简单的坐标系概念,了解了上下、左右等基本方位词,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此外,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数学游戏和实际操作活动感兴趣。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个别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倾向于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理解数对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数对中两个数字分别代表列和行的含义。

-空间定位: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数对与平面上的具体点对应起来。

-综合应用:将数对知识应用于解决更复杂的定位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语言表达:在描述位置时,学生可能会用词不准确或表达不清楚。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数对的概念和用法,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运用讨论法,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实施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标点,加深对数对表示位置的理解。

2.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数对与方格图的对应关系,增强视觉效果。

-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让学生在电脑上模拟标点,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实物模型,如小黑板或磁性板,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数对概念。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数对的概念介绍和例题,要求学生预习并理解。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如“数对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如何在方格图上标出一个数对表示的点?”等预习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的作业提交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和成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初步理解数对的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尝试解答并在心中形成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微信群,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前准备。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数对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影院座位选择,引出数对的概念。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数对的定义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标出数对表示的点,并讨论数对与位置的关系。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方格图,加深对数对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疑问,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数对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实践活动法:通过方格图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对的用法。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沟通和协作。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在方格图上表示位置的方法。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