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生阶段与教育 人生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学意义 古代先哲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及教育主张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子(前551—前479 )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 原名Aristokles,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Plato(平坦、宽阔的意思) 生于雅典,在家中排行老四,父母为名门望族之后 早年喜欢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并且对政治感兴趣,20岁左右同苏格拉底交往,醉心于哲学研究 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被判死刑,对现存政体失望 28岁-40岁,在海外漫游。前388年,到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想说明统治者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管理的理想国,未果 前387年,在雅典创立学园(Academy) 前367年,再次赴西西里岛企图实现政治抱负,遭强行放逐 前360年,回雅典在学园讲学、写作 前347年,去世 柏拉图的教育主张 出生到6岁:游戏 学习阶段:第一阶段:7~17岁:音乐、体育、数目、计算 8~20岁:体格和军事训练 第二阶段:20~30岁:数学、几何、天文学、 音乐理论 第三阶段:5年的“辩证法” 从事公务的阶段:担当军事指挥等与军、政有关的领导工 作,经受了这一考验最终致力于“善”,才 有资格当国家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拉城,其父为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御医。 17岁开始进入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追随柏拉图学习和研究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到小亚细亚爱索斯一带讲学。 前343年应腓力二世之邀,任皇太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前335处离开马其顿回到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 著作:《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 Plato is deer to me,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以七年为一期: 第一个七年:长身体 第二个七年(大发展智慧的阶段):开始学习,重视音乐的学习 第三个七年(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发展纯理性和和道德为目标 孔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对人生阶段的划分与教育主张 夸美纽斯 卢梭 裴斯泰洛齐 福禄培尔 J.A.Comenius(1592-1670) 夸美纽斯简介 17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先驱。 1592年,出生于拉摩维亚一个属于“捷克兄弟会”的磨坊主的家庭里,早年丧父母,成为孤儿,16岁起由“兄弟会”担负其学费,受完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受到新教教派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1618年,欧洲爆发了三十年战争,参加了反对德国贵族和天主教会残酷镇压捷克人民和迫害新教徒的斗争。战争爆发后,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有几个月被迫躲居于崇山森林之中。战火中,失去了他多年的心血——全部书稿和珍贵藏书,瘟疫又夺去了他妻儿的生命。期间,写下了社会政治性学术著作——《世界的迷宫与心的天堂》。 1628年,主持已改为古典中学的兄弟会学校,长达13年之久,期间著作:《语言和科学入门》、《母育学校》、《大教学论》、《物理学概论》、《泛智先声》等 1641年,英国国会邀请他研究所谓“泛智”问题。 由于英国内战研究工作停止。1642年,到瑞典,受政府委托,编辑教科书和语言教学法。 1648年再度回到黎撒城,担任匈牙利常年学校顾问,并撰写了《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准则》和《世界图解》,其中《世界图解》是一本运用直观性原则编写的教科书,书中对每一事物都用图来说明,是西方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启蒙读物,被译成了多种文学,在欧洲流行200余年 1656年,黎撒城放火烧毁,失去了自己几乎是全部的手稿,辗转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657年,阿姆斯特丹的元老院决议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走出经院哲学的迷宫》等。1670年11月15日去世,终年78岁。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它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