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3 小数除法8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8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配套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8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配套说课稿新人教版。本节课内容围绕小数除法展开,通过计算器操作探索小数除法规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课本紧密相连,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探索小数除法规律,学生能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和小数有一定的认识。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了解,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计算能力仍需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计算器而忽视计算过程的问题。这些学情特点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直接影响,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原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计算器、白板或黑板
-课程平台:班级网络平台或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小数除法教学视频、在线互动练习题、数学软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小数点模型)、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小数除法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小数除法的兴趣。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为学习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小数除法的概念、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如计算12.5÷2.5,展示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计算不同的小数除法题目,并分享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计算过程中的困难。
-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反馈: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布置与小数除法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时间限制,鼓励学生认真对待。
(以下为详细的教学过程内容)
1.导入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找零、测量长度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看看它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2.新课呈现
-教师讲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和步骤,强调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时,先移动小数点使除数变为整数。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计算过程,如计算12.5÷2.5。
-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尝试计算其他小数除法题目。
3.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的计算错误进行纠正,帮助学生理解错误原因。
-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
4.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反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鼓励。
5.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注意计算过程中的细节。
-教师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反馈。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小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收集和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使用小数除法的例子,如食谱中的食材比例、工程测量等,帮助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实际意义。
-小数除法的趣味问题: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数除法问题,如“一个游泳池长50米,深2.5米,如果每分钟抽水2.4立方米,需要多少分钟才能抽干?”这样的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小数除法与分数除法的联系:通过比较小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异同,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