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体验图形化编程 3 几何图形“旋”美丽》说课稿-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三册.docx
《第一单元体验图形化编程3几何图形“旋”美丽》说课稿-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三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体验图形化编程3几何图形“旋”美丽》,来源于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三册。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使用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通过旋转几何图形的方式创作出美丽的图案。具体内容包括:
1.掌握Scratch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
2.学习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3.利用旋转命令创作出有趣的几何图形旋转动画;
4.探索不同参数对旋转效果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几何图形旋转知识与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学过的几何知识紧密相连,如点、线、面的旋转,以及角度的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编程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编程实践锻炼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编程过程中尝试新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图形旋转作品。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会分享与交流心得体会。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掌握Scratch软件中旋转命令的使用。
2.利用旋转命令创作出几何图形旋转动画。
难点:
1.理解旋转中心点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2.调整旋转参数以达到预期的图形效果。
解决办法:
1.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理解旋转命令的操作方法和效果。
2.设计简单的旋转动画实例,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并实践旋转命令。
3.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旋转中心点的重要性。
4.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调整旋转参数的技巧。
5.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2.软件资源: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4.信息化资源:Scratch编程教程、实例作品。
5.教学手段:PPT演示、现场操作演示、小组讨论、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几何图形‘旋’美丽”,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旋转的例子(如风车、旋转木马等),引发学生对旋转现象的兴趣。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如何通过编程来实现旋转效果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授新知(20分钟)
-展示Scratch软件界面,介绍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讲解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包括旋转角度、方向和中心点。
-通过现场操作演示,展示如何使用旋转命令创作简单的几何图形旋转动画。
-引导学生思考旋转参数的变化对图形效果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参数设置。
-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旋转命令的使用心得,并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配练习任务,要求学生使用旋转命令创作一个几何图形旋转动画。
-学生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别辅导。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图形和旋转参数,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旋转命令的使用方法和旋转参数的调整技巧。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总结课堂学习成果,指出学生在编程思维和信息素养方面的提升。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使用旋转命令创作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旋转动画,要求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和旋转效果。
-强调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交流和合作。
知识点梳理
一、Scratch软件基本操作
1.Scratch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2.Scratch界面布局,包括舞台、角色列表、脚本区、积木区等。
3.角色的选择与删除。
4.舞台背景的更换与自定义。
二、旋转命令的使用
1.旋转命令的介绍,包括旋转角度、方向和中心点。
2.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区别。
3.旋转角度的设置,包括正值和负值。
4.旋转中心点的理解与调整。
三、几何图形的绘制
1.利用Scratch绘制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形等。
2.使用克隆命令复制和排列几何图形。
3.调整图形大小和颜色。
四、动画创作
1.利用旋转命令创作简单的几何图形旋转动画。
2.通过改变旋转角度和速度,创作出不同的动画效果。
3.结合声音和背景,丰富动画的感官体验。
五、编程思维
1.算法思维:理解旋转动画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