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docx

发布:2018-05-23约3.7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复习要点(1-7课) 1.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是指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香”是指气味);通过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味”是指味道)。 3.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 4.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6.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臭味。 ⒎食物进入口腔、食道、胃、小肠、营养被消化吸收,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⒏很多时候仅用一种感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是不够的。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判断对错。 1.牛奶是植物类食物。 ( × ) 2.小明体重27厘米。 ( × ) 3.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 ) 4.小学生每天可以摄入肥肉150克。 ( × )食物主要在大肠里消化。 ( × ) 瓜果用水洗后存放容易变质。 ( √ ) ⒎色香味俱佳的食物更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 ) ⒏既含有动物性成分又含有植物性成分的食物我们称之为混合性食物。( √ ) ⒐我们吃东西可以偏食。( × ) ⒑应用感觉器官观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时可以用口尝。( × ) ⒒食物变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 ) 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把你经常吃的食物分类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肥肉、花生、芝麻、鸡皮鸭皮等动物皮 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米饭、面条、馒头、蛋糕、面包、土豆、红薯等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牛奶、牛羊猪肉、鸡鸭肉、鸡蛋鸭蛋鹌鹑蛋、鱼虾蟹、黄豆等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蔬菜、水果 含钙较多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 含铁较多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 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 连线题 视觉器官(眼睛) 看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听觉器官(耳朵) 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嗅觉器官(鼻子) 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味觉器官(舌头) 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 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答:在米饭上滴几滴碘酒,米饭会变蓝。这说明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 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注意什么? 答:点燃和熄灭酒精灯时应按如下方式操作: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火机,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消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呢? 答:爱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应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④不暴饮暴食⑤饭后不宜马上做剧烈运动。 食物的保质方法有哪些? 答:食物的保质可采取以下做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窖地;将食品包装袋抽成真空等等。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方法。 食物的变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食物的变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与温度的高低有关;?与食物中的水分含量有关;与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第二单元复习要点(8-14课)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像水、油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像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 液体与固体比较: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固体具有固定形状。液体与气体比较:液体的体积不易改变,气体的体积易改变。 自然界的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净化等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蒸馏等。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②眼睛要平视,③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 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下列现象:①水温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就固定不变了;②水面略有上升;③水底渐渐冒泡;④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会冒“白气”;⑤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 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