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耕地的管理-台湾大学生物产业机电工程学系.PDF

发布:2017-09-14约1.55万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耕地的管理 生物產業機電學系 馮丁樹教授 農事作業之範疇如何? 犁耕之目的為何? l. 初次犁耕。翻轉土壤並掩埋雜物及雜草﹐以控制其滋 長。 2. 二次犁耕。整理土壤﹐使其坵塊符合所需之大小及分 佈,土壤具良好的透氣性及透水性,以利種子或作物的生 長。 3. 播種及移植:將種子或秧苗以正確的深度及間隔植入土 中。 4. 作物保育與管理作業﹕包括噴藥﹑除草﹑施肥等項。 5. 收穫:採集所需的作物部分以供進一步使用。 6. 加工:將收穫後之穀物或農產品原料進行加工﹐使其易 儲存或使用﹐並轉換成可供銷售的形式。 7. 運輸:運用不同的階段流程將物資運送到所需的地方。 Plowing, seedbed preparation, and cultivation practices The mechanical preparation of the soil by tractor-drawn implements to produce a seedbed for plant growth Preparation of a seedbed involving soil disturbance or displacement The operation of implements through the soil to prepare seedbeds and rootbeds, control weeds and brush, aerate the soil, and cause faster breakdown of organic matter and minerals to release plant foods (USEPA, 1993). 1. 不平坦的土地需整理使其平整; 2. 有雜草生長之地區應先剷除雜草,或防 止其繼續蔓生; 3. 必須涵養水分的地區應能適時給水,故 需預備良好的水道供水。所以整地應包括 犁耕、翻土、碎土及整平等工作。 1. 土壤經翻轉﹐可埋覆雜草﹐以控制其滋 長,並維持地力。 2. 增加土壤的透水性﹐減少雨水或灌溉水 的流失。 3. 深層部位的土壤經翻鬆後,可使作物根 部較易穿透,增加作物可利用之水量。 4. 提供發芽或發根所需要之溫度。 板犁 圓盤犁 鑿犁 迴轉犁 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