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的方法探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会计教学的方法探析
摘要:《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抽象性,而学生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会计业务的感性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实践教学 讲练结合 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188-01
《基础会计》是经管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充分了解和掌握会计学知识,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学生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乃至个人理财业务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该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和抽象性,而高校的学生由于尚未接触社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会计业务没有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若不注重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不易入门,慢慢地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厌学,从而影响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以实践教学法为主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现抽象的会计原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变难学为易学。
《基础会计》虽是基础理论课程,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无论是对会计专业概念的理解,还是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可看、可做。
1.1 看
即观察。例如在讲到会计凭证这一章时,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各种原始凭证,并仔细观察,如:各种车票、船票、机票,购物时收到的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交款时收到的收据,工资结算时的工资单,出差的差旅费报销单,以及各种入库单、领料单和限额领料单等。然后进行分类,看看哪些是外来的,哪些是自制的,哪些是一次的,哪些是累计的,哪些是汇总的,内容有什么等。课堂教师再做讲解,并引导学生发现原始凭证的不足,引入记账凭证。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的认识,远比教师的语言讲解更加真实具体,更加形象生动。
1.2 做
即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如记账凭证的填制,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准备真实凭证,课堂上教师先讲解填制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填制完成后再相互交换进行审核,课后,再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填制训练,以巩固这一技能。在讲到会计账簿时,也可准备真实的账页,根据学生在学习记账凭证时填制的记账凭证,按照记账规则逐笔登记会计账簿,让学生自己动手登记日记账、总账、各种账页格式的明细账等。
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体验专业新鲜感,获得专业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2 适当运用讲练结合法
所谓讲练结合法,就是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学生练,讲一讲、练一练,讲与练相结合,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应是讲与练的有机结合,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寓练于讲,融讲于练,讲练一体化,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讲完就练,练完就讲。
《基础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全部采用实践教学法,可适当运用讲练结合法,让学生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即时应用训练。学生有时虽然掌握了理论,却不知该如何应用,空守宝藏却在忍饥挨饿,而讲练结合法中练就是最有效的牛刀小试。
在这种方法中,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师的讲,但不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法,而是要精讲少讲,高度提炼,画龙点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信息。其次是学生的练,教师要针对所讲知识,精心准备,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在练的过程教师要洞察学生,弄清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查漏补缺。
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知识掌握了之后,如何驾驭知识,如何灵活运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更要让学生精通应用的技巧,而这就要随学随用,养成运用知识的良好习惯。
3 贯穿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主题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可采用下列方法。
3.1 提问式启发法
授课时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对所提问题充分思考,然后由教师针对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如在讲授银行存款清查方法时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企业怎么核对银行存款?在核对时如果不一致说明什么问题?会不会出现银行已经记账而企业还没有记账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