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部分。说课标包括学段目标和本册的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个方面:
一、说课标
总目标 :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的过程,认识简单的小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探索简单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会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参与欲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接受知识。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发现错误并能及时纠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内容标准: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包括:会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认识位置和方向、认识时间单位;认识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包括: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形成解决问题能力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包括:体会乐趣,提高兴趣 建立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读这些目标, 我寻找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发现处处可见,看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第三单元“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HYPERLINK /showpic.html \l blogid=4e54148f0102dz2xurl=/orignal/4e54148fgbc23ed224ab9 \t _blank 第四单元“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第八、九单元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每个单元的目标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两个能力: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 通读这些目标,我寻找着课程目标与本册目标的联系与差别,看到了目标的层次性。从课程目标中的“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本册的“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加减法”,可谓是层层递进。同时我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在“数与代数”这块:首先是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再到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最后是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 通读这些目标,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被《课标》的“四个维度”的表述所困惑,其实四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合体.例如: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是“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化, “情感与态度”体现在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体会到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二、说教材
?? (一)主要内容:
??? 大家知道,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本册共有9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与计算”和“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及换算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统计与概率领域学习两种不同的条形统计图。综合与实践领域是通过数学广角来体现的,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对比其它几册教材,发现教材的全部内容都是按照这四块建构的,只是知识的学习逐步由易到难,每个板块的学习都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以“数的认识”为例:一上认识20以内的数,到了一下认识100以内的数,二下则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在认识整数的同时还把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三上,小数的认识放在了三下进行学习,亿以内和以上的数则是四上认识的,并且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