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3铝的性质和用途教案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2 加热铝箔 (按课本第48页“科学探究”完成实验) 2.跟酸或碱的反应 实验3 (按课本第51页“实验3- 4”完成实验) 探究问题 1.为什么铝片跟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开始反应很慢,而后加快? 实验4 取两块除去膜的铝片,一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另一片放入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浓硝酸浸没过铝片。过一会儿取出,用水冲洗干净,用小刀用力刻划几处,将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对比两块铝片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变化。 结论:铝遇冷的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探究问题 4.采用高新技术可提高铝的硬度和耐磨、耐腐蚀的性能,提高铝合金的利用价值。 *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铝的性质和用途 北京市特级教师 赵向军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琳琅满目的铝制品 一、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二、铝的化学性质 铝的原子结构特点: +13 2 8 3 K Ca Na Mg Zn Fe Sn Pb H Cu Hg … Al 结论: Al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较强还原性 易失去 3个电子 1 . 与非金属(O2)的反应 现象: 铝粉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闪烁的白色星光,放出大量的热 。 反应方程式: 4Al+3O2=2Al2O3 点燃 实验1 铝粉在空气中燃烧 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花蘸少量铝粉后,于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现象: 铝箔受热熔化,并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象有一层膜兜着。 反应方程式: 4Al+3O2=2Al2O3 加热 (保护膜) 资料1 熔点 Al 660℃ Al2O3 2050 ℃ 现象: ●铝片在NaOH溶液中,过一会儿就出气泡,反应逐渐加快,并产生易燃气体——氢气,液体呈浑浊。 ●铝片在稀盐酸中,观察不到反应,稍加热就剧烈反应,并产生易燃气体——氢气,液体呈浑浊。 常温下,铝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经检验为氢气。 2Al+6HCl= 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6H+= 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2.如何快速除去铝片的保护膜? 物理方法:砂纸打磨或用刀刮 化学方法: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溶解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 + 2OH- = 2AlO2- + H2O(效果最好)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先发生反应被溶解, 而后是铝发生置换反应。 现象: 用浓硝酸处理过的铝片不能置换出 硫酸铜中的铜。 钝化:铝遇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会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层金属跟酸起反应。 应用:可用铝槽车盛运浓硫酸或浓硝酸。 3.铝和盐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铝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 2Al+3CuSO4 =3Cu+Al2(SO4)3 2Al+3Cu2+=3Cu+2Al3+ 3.为什么铝制的炊具不能长时间盛放酸性、碱性或者含有食盐的食品? 铝表面的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容易跟酸或碱溶液起反应,也能受到氯离子的破坏,而失去对内层金属铝的保护作用,使铝容易被腐蚀。 4. 如何增厚铝的保护膜? 资料2 铝的氧化膜 (阅读课本第49页“资料卡片”) 5.怎样提高金属铝的硬度和耐磨、耐腐蚀性能? 小 结 铝化学性质活泼,反应中均作还原剂。 1.与非金属(O2、S、Cl2等)的反应 4Al+3O2 = 2Al2O3 点燃 2. 常温下,铝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放出氢气。 2Al+6HCl = 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 铝和盐溶液反应 2Al+3CuSO4 =3Cu+Al2(SO4)3 1.[江苏(化)04-8]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2:1 C 3:1 D 1:3 C 练习: 2. 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下列溶液中的 A 盐酸 B 稀硫酸 C 氨水 D 浓氢氧化钾溶液 D 3.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 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