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中心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永安中心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班级: 小四班 日期: 2018年5月7日 观察者: 刘苗苗
区域
创设
情况
(重点介绍月主题活动的背景、本周本班活动区的设置及新增的游戏材料。)
主题:我喜欢
孩子们来园情绪已经趋于稳定,渐渐地适应了集体生活。慢慢地开始了和同伴间的交往,在交往中语言表达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有孩子会说:“我喜欢XX小朋友,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吃XX东西,因为它是甜的。”等等,孩子喜欢的东西是很单纯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喜欢糖果、水果和小动物。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活动、喜欢幼儿园的小朋友,喜欢自己一切喜欢的东西。我们开展了“我喜欢”这个主题,从最初的情感体验、年龄特征和实际经验着手,让孩子说说、玩玩、做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主动交往互动,分享共同活动带来的欢乐,获得各种不同表达喜好的方式,学习建立与他人的友谊,并通过游戏,享受表达“我喜欢??”时的那份愉悦。
区域创设:
美工区:
1.包糖果:收集各种糖纸。
2.搓糖果:提供各种皱纹纸,幼儿搓、团皱纹纸做成的小圆糖。
3.装饰水果:选择与水果颜色相匹配的蜡光纸随意撕成小块贴在水果轮廓图中装饰水果。
4.小鱼吐泡泡:提供大小不同的瓶盖、胡萝卜等让幼儿蘸颜料在画有小鱼、水草的背景图上盖印泡泡。
5.提供油泥、吸管、泥工板,让幼儿自制各种小动物、棒棒糖 。
建构区:
提供各种积木、盖板等,引导幼儿在围合的基础上垒高。
生活区:
1.提供穿上衣服的娃娃,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拉拉链。
2.拌水果沙拉。提供水果丁、沙拉酱,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
搭配拌水果沙拉。
益智区:
1.按数提物:提供各种糖果、水果卡片,点卡1—5,让幼儿
根据点卡数量取物。
水果拼图:收集一些常见水果的拼图(数量以4—8块为宜)。 3、水果接龙:提供水果接龙卡,帮助幼儿掌握接龙的方法。
科学区:
提供多种口味的水果粉、一次性杯子、勺子、温开水,供幼儿调制饮料。
娃娃家:
在娃娃家中引导幼儿到糖果店买糖果招待客人。
糖果屋:
开展糖果店游戏。提供货架、糖果盒,摆放美工区送来的糖果,供幼儿自由选购。
观察记录
重点关注( 美术 )区
其他区域游戏情况
(随机观察记录幼儿在其他区域游戏时,发生的突发事件、幼儿的突出表现、对材料新的需求、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当时的即兴思考等。)
娃娃家
观察记录: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自然而然会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语言行为,将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教师在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中,也更应该注重游戏的观察,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
彤彤拿着勺子去喂娃娃,只看到她用勺子舀了一下,用嘴巴吹一下,然后再去喂给娃娃。我看到这里,过去问她:“为什么要吹一下再喂给娃娃吃啊?”她告诉我说:“因为饭太热了,我吹一吹,娃娃就烫不着了!”“你怎么知道要吹一吹呢?”我问。“我看到我妈妈就这样的。”她自信地说。
分析:
3-4岁的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十分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通过询问得知彤彤为何要将“饭饭”放到嘴边吹一吹了才喂给娃娃吃。孩子在进行生活经验的再现时,没有考虑到玩具的真假和替代,只是一味地模仿生活动作,这也和孩子对材料的仿真性有关,我们教师要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要强化孩子的知识经验,因为经验是来自幼儿园生活、家庭环境中,同样也受着年龄、社会的制约,所以带着很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强化、丰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从而更好地改善孩子的游戏水平。
调整:
这个阶段幼儿年龄小,容易将假想和实际相混淆,把一些娃娃家的造型逼真的玩具当作真的来进行游戏。在游戏评价中,老师可以提醒幼儿:玩具是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的,特别是一些仿真水果之类的,一定不能够放到嘴巴里,既不安全又不卫生。
幼儿核心经验:
观察糖果外形,能自己用糖纸包出美丽的糖果。
能运用多种工具,做出美丽的作品。
进区人数:游戏前( 5 ) 游戏后( 8 )
使用频率高的材料:幼儿小时的照片
需要调整的材料:增加小朋友劳动图片的种类。
幼儿游戏水平观察分析:
(填写处于不同游戏水平的幼儿人数。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将右边栏目改为对游戏的观察实录)
游戏经验
丰富程度
好( 5 )人
中( 3 )人
差( )人
游戏过程
专注程度
好( 4 )人
中( 4 )人
差( )人
游戏规则
遵守情况
好( 7 )人
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