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的研究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职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的研究》
成果公报
2007年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尹韦同志主持申报的《高职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研究》,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湖南省教育规划党建“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7djc006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按照设计的研究方案,完成了各项子课题的研究,现汇集各子课题研究成果并加以补充完善,汇总写出《高职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研究》的总结报告。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目的在于使21世纪的大学生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当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实践是当前学术界、理论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问题,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形成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制度成果,是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要求之一。对于此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创新性与操作性,在高职学院党的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对于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更好地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在高校落实,对于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校园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项目试图对高职学院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做一系统研究,应该说,拓展了党建研究领域,提供了党建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于高职学院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总体设计:
(一) 选题依据:(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1、重要价值及其确立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注:《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高职学院学生党员的教育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牢把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践,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关系到纯洁和壮大党员队伍、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的确定,既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为客观依据,又要以高职学生党员的思想品德状况为现实依据。由于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目的和任务内在规定的丰富性,学生党员思想品德状况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实践也是丰富、多样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在对高职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只有根据高职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2、从实践的角度看,当前,高职学院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着一些困惑和矛盾。一方面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简单化,内容滞后,缺乏针对性,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忽视了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研究,没把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生中存在理想信念淡化,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满足于组织上入党,不求思想上入党,一旦目的达到便不求上进,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尽管这样的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不能代表大学生党员的主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和扩大消极影响。高职学生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学生党员经常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