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珠三角、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区域简介 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规划。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15年,展望到2020年,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空间格局 长三角将开展一系列重大改革试验,包括对具备一定条件和较大规模的城市赋予立法权;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开展环境税试点,探索开征物业税 长三角经济圈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个地理范围,已经超出地理整个长江三角洲的概念。 ??长三角地区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15个城市: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搿个范围有扩大个趋势。2003年8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浙江台州市接纳成正式会员。首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当中,除现有16个长三角城市之外,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搭金华、安徽马鞍山、芜湖、滁州、宣城、巢湖搭铜陵等9个地级以上城市侪拨包括勒长三角城市群当中。2004年,安徽合肥、马鞍山、浙江金华、衢州、江苏盐城、淮安6个城市先后递交入会申请书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人文历史因素 政府超强干预模式——“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区域简介及范围 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 1.首都经济圈以及“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 所谓“一轴”即: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轴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在此建成将各地利益凝聚在一起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所谓“两核”即:以京津两市作为首都经济圈双核心,将北京的首都优势与天津的港口优势、北京的知识经济优势与天津的外向型经济结合起来,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合理地域分工体系的形成。 所谓“三区”即:京津唐产业区、京津保产业区、京张承生态涵养区。 京津唐产业区将发展成京津冀都市圈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基地; 京津保产业区将构建石化下游产业、都市型工业等轻加工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京津两市现代制造业的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 京张承生态涵养区将把旅游休闲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休闲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电力等洁净能源供应基地。 环渤海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人文因素 北京和环渤海地区 侧重方向:金、元、明、清定都北京的原因,北京自金以来长期成为首都的原因;近代史上北京在中国革命和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 素;黄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及经济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首都环境治理及首钢迁出北京对首都环境的积极影响;解决首都供给的相关措施(大运河、南水北调、铁路);首都的总体发展规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北京和环渤海湾地区带来的社会、环保等发展的机遇。 在近代历史上,环渤海地区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建国以后,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1/4左右。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是交通最便捷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以城市群为龙头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起飞,来自海关的最新统计表明,2004年一季度“长三角”进出口贸易总值首次超过“珠三角”。在近代史上,“长三角”地区经受了列强长期侵略与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历程。 环渤海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软硬件的整合与发展 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联合,率先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的整合;而北起山海关、南至山东烟台的环渤海经济圈铁路大动脉,目前已经完成约2/3的建设任务。 环渤海港口群主要是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全国10个亿吨大港中竟然有6个集中在此,而大连、天津、青岛又分别是各自区域的中心港口 。大连港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而天津港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港竞争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环 渤 海 “环渤海地区”亦或是“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分别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31%和总人口的22.2%。区域内包括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