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城市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面板数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FDI与城市环境污染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面板数据*
论文导读::即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环境污染是有关系的。中国东部的数据不支持污染天堂假说[8]。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库兹涅茨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污染天堂假说,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视,环境承载力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日益严重。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人们对清洁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追求鸟语花香、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的生存环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节能减排论文,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诉求。
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环境的承载力变化。罗马俱乐部的世界末日模型体现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一种极度悲观的看法。库兹涅茨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呈现一种倒U型曲线,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会随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到达一定收入水平后,环境污染会随经济增长而减少怎么写论文。
对于FDI、污染行业转移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污染天堂假说,即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环境污染是有关系的,并且东道国较弱的环境规制会吸引环境管制较高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从而使东道国成为污染避难所;第二类污染光环假说,即进行投资的跨国公司总是倾向于对投向东道国的公司散播绿色技术,通过运用统一的环境标准而有利于东道国的环境污染减少;第三类则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促使东道国产出大量增加,从而引致相应污染的增加。国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Mani,M.和D. Wheeler(1997)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污染产业投向了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1]。Eskeland和 Harrison(2003)的研究表明,外资企业比国内企业排放污染明显要少[2]。JieHe(2006)利用中国数据研究节能减排论文,发现 FDI资本每增加1%,工业SO2排放量增加 0.098%,FDI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引起的污染排放增加完全抵消了FDI对环境管制影响引起的污染减少[3]。杨海生、贾佳、周永章和王树功(2005)根据1990~2002年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其结论是FDI与污染物排放呈现显著的正相关[4]。潘申彪、余妙志(2005)利用1986~2003年江浙沪三省市数据,进行了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与环境污染加剧的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三省市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是导致该区域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5]。沙文兵和石涛(2006)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6]。陈凌佳(2008)利用2001~2006年全国112座重点城市(均为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三个地区的FDI对环境均产生负面效应,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东部、中部和西部工业SO2污染强度增加0.0316%,0.0568%和0.0716%[7]。贺文华(2010)利用东部十一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东部的数据不支持污染天堂假说[8]。因FDI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本文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基础上,以FDI为污染输出代理变量,利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面板数据研究FDI对环境的影响。
二、污染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和污染指标选取
因2004年前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考虑统计口径一致及数据的连续性,本文数据全部来自2004~2009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上海、浙江、江苏代表长三角节能减排论文,以广东省代表珠三角怎么写论文。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代表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表示污染输入的代理变量,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以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吨)代表环境污染指标。
上海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呈递减趋势,从2003年的61112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44120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3年的300734吨增加到2005年375231吨,而后递减,到2008年为298000吨;工业烟尘呈现递减趋势,从2003年的49671吨减少到2008年的40629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FDI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分别从2003年的46718元、585022万美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73124元和1008427万美元(见图1)。
图1 2003~2008年上海市环境污染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FDI变化趋势
注:坐标轴单位为千,即坐标轴上100是100*1000。 图2和图3同
浙江和江苏共有24个城市,分别是江苏的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