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实践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实践的研究
摘 要 文章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情况,从课程体系、教学组织、管理体制、评价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工学结合的方式和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类型,对高职人才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Research 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LIU Yanshu, XU Jingxue, LI Yong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situ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from term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valuation mode, analyzed the ways of combining study and work, and the content and type of voca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combining work with study;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1 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
(1)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让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改的全过程。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产业链中的众多岗位群,确定本专业人才职业岗位,并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资格证进行分析。在对本专业每个岗位进行工作任务描述的前提下,提炼出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将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汇总成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基于工作岗位的行动领域,最后将行动领域的工作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重构本专业课程门类设置,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所学的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相对应,受到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与企业无缝对接。
(2)基于工作流程,深化“教学做”合一的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解构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重构学习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和典型工作任务的,由“职业基本素质模块、岗位技能模块、综合职业能力模块”组成,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3)引入行业技术标准整合专业课程。专业课教学实行“整体计划,分段教学”;开发以项目化为特征的专业课程和特色教材。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需求,吸纳企业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行业标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由校企共同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 工学结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
按“教学做”合一的要求,优化施教场所,大力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兴建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以课堂教学学习知识、以校内实训活动培养技能、以生产性实践锻炼职业能力”的“专业+项目+工作室”的培养模式,深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入校企业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向纵深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以模拟项目、真实项目和商业项目为载体,将项目引入课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一致,教学环境和条件与真实生产环境和条件一致,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学习标准与企业标准一致。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践课程、实训课程的教学和合作项目的把关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将课堂搬进生产性实践基地,通过学生顶岗实习、见习,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真实的岗位工作氛围中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此外,由于项目的开发与合作既锻炼了师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又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理解和与企业的联系,逐步形成内化的职业素质。
探索“学习共同体”教学组织模式,实现真实岗位群协同演练,将人才培养模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