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及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CT及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PCT及CR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文选取1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根据是否合并脓毒症分为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脓毒症组CAP患者PCT、CRP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结论 ①PCT、CRP对判断肺炎合并脓毒症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PCT优于CRP。②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肺炎,尤其肺炎伴脓毒症患者预后,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与APACHEII等危重系统评分联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抑制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问题[1]。在CAP的诊治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初始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人们希望找到敏感度、特异度均理想,且方便临床使用的预警指标,以便对CAP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合APACHEII评分系统,探讨PCT、CRP与CA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及ICU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通过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最终临床诊断为CAP的患者180例,男88例,女92例,年龄18~98岁,平均(58.1±22.7)岁,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6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
研究对象分组:①根据是否合并脓毒症分为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其中非脓毒症组80例,包括单纯CAP(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非感染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等肺部基础疾病)46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AP34例;脓毒症组100例。脓毒症的诊断均根据2001年SCCM/ESlCM/ACCP/ATS/SIS诊断标准(脓毒症国际共识会议,华盛顿)[3]。②根据患者好转情况分病情改善组113例,病情无改善13例,部分病情改善的患者资料完整,只收集了113例,根据治疗后5~7d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患者病情有无改善。
排除标准:①免疫抑制状态患者;②外伤后第1d,外科大手术后,烧伤,小细胞肺癌,甲状腺C细胞癌,风湿性疾病,急性栓塞性疾病;③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④多次因肺炎而入院的患者,选择首次入院的病历。
1.2炎症指标测定 PCT指标测定采用酶联荧光法(ELFA),CRP指标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z±s)或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M(IQ)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先行1-K-S正态性检验,三组间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偏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间数据正态采用t检验,偏态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由SPSSl6.0、Medealcll.3统计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 收集总病例数180例,男88例,女92例,年龄18~98岁,平均(58.1±22.7)岁,脓毒症组CAP患者年龄大于单纯CAP组(P0.01),单纯CAP组患者年龄低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P0.01)。两组间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脓毒症组CAP患者病死率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脓毒症组CAP患者APACHE II评分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见表1。
2.2 CAP患者炎症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第1dCAP患者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5),如图1~2。
2.3 CAP患者PCT、CRP、APACHEⅡ评分与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
2.3.1 CAP患者病情改善组治疗前后PCT、CRP、APACHEⅡ评分比较 CAP患者病情改善组治疗前后PCT、CRP、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见表2。
2.3.2 CAP患者病情无改善组治疗前后PCT、CRP、APACHEⅡ评分比较
CAP患者病情无改善组治疗前后PCT、CRP、APACHE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3 结论
脓毒症(Sepsis)是指微生物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