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农家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第三课 农家乐 总课时 4课时 主备人 王渊锐 辅备人 集体备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民族乐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乐器的表现功能。通过乐曲欣赏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通过乐曲欣赏来表现农村丰收的场景,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学唱《苹果丰收》,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指导学生表达歌曲喜悦的心情学唱《苹果丰收》二声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并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4、讨论:
(1)民族乐队由那几部分组成?
(2)通过欣赏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3) 农民是怎样劳动的?
(面朝黄土背朝天)
⑷ 那粮食长成需要哪些过程?
(播种,浇水,施肥,除虫......)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 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 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第二课时
一、信息介绍
1、请学生分别来介绍回去收集的新疆地区的相关资料。
2、教师也介绍自己收集的新疆地区的人文与音乐资料。
二、新歌学唱
(一)感受情绪,熟悉曲调
1、完整聆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范唱,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1)教师示范
(2)请个别学生示范
(3)分组练习
(4)集体展示
3、学2/4拍的指挥图示
(1)教师示范
(2)集体模仿
(3)跟音乐边唱边划拍
(二)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曲调
2、请学生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
3、用较慢的速度演唱第一声部歌词
(1)集体演唱
(2)同桌分别唱给对方听
4、再次仔细听录音范唱,并跟随音乐默唱,注意音准
5、跟教师钢琴伴奏略加快速度演唱全曲
6、自由结组找找难唱的乐句相互教唱
7、再次齐唱全曲。
三、新疆歌舞交流
1、教师展示新疆舞蹈
2、请学生也来回顾、表演以前学过的新疆歌曲或舞蹈
第三课时
一、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第一声部
1、第一遍用“lu”哼唱
2、第二遍全班齐唱
二、歌曲处理《丰收的节日》
1、自学后半部分
(1)自由结组分声部自学旋律
(2)合唱后半部分旋律
(3)合唱歌词
2、合唱全曲,注意情绪的区别,音色的统一和谐
3、难句指导再次演唱全曲
4、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特点
(1)选择适合自己的表演形式,分组创编
A、演唱组
B、打击乐伴奏组:小铃、双向筒、木鱼、铃鼓
C、舞蹈组
D、2/4指挥组
(2)分组展示
(3)综合表演
三、编创活动
P21选择合适的音乐片段填入(),并唱一唱。
四、小结
歌曲《丰收的节日》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整首歌曲旋律只有一段,短短的四句半曲调,用了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韵律和较快的演唱速度,表达了少数民族庆祝丰收时欢快的情绪,表现了他们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奏准确,音色统一。
五、聆听黄梅戏《打猪草》
1、歌曲背景介绍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2、艺术成就
《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3、聆听
在第一遍聆听中回答第1乐段和第二乐段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第2乐段中两件不同乐器的交替出现,描绘了什么情景?
4、主题思想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
第四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看一年四季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生:春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空气非常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夏季有两个月的假期,可以游泳,吃冷饮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很开心 冬季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看几副图片,猜一猜这些图片反映的是哪个季节? 师:放图片 (四副图片:大枣、葡萄、麦子、苹果) 生:秋季 二、分析歌曲 1、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来到一个果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