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必修]试题附解析.doc

发布:2017-03-24约5.6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必修)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关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统一 D、哲学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和智慧 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观点属于 (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4、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5、荀子说:天有时令的变化,地有丰富的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意思是 (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物质是运动固有属性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6、“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但是,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表明 (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的主体是没有任何差别性的 ③意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观念活动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7、广东省某地在发展水果产业中,因地制宜,不断调整布局,东部种植荔枝,西部和南部种植龙眼,北部种植杂果,年产值超过15亿元。这里包含的唯物论道理是 ( ) A、水果生产要因地制宜   B、水果生产要走集约经营之路 C、水果生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水果生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8、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9、我们所在的世界越来越打上人的烙印。其实人所创造的这些东西,都是 ( ) A、人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结果 B、人改造物质的唯一特性的结果 C、人们改造自然界,改变自然物及其规律的结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的结果 10、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表示: “不管小说起源于梦境或是发端于现实生活,但最终都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莫言的话说明 ( ) A、文学来源于梦境或想象力 B、文学创作的源泉是个人经验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D、文学创作的基础是生活实践 11、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 )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 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 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12、1902年塑料袋的发明,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 “百岁诞辰”之时,塑料袋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涵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