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选修]试题无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荀子》 B.《墨经》 C.《老子》 D.《论语》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历史史实,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D.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传李斯所书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墨梅图》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中记载造纸术 B. 拓碑技术 C. 雕版印刷术 D. 活字印刷术..?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 )
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A. B. C. D.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 )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 B.清末早期维新人士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激进派 D.“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 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A.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B.“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C.“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D.“神州”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28.毛泽东正式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是在:( )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文革”结束后
29.“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者是:(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30.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 )
A. 普罗泰戈拉 B. 苏格拉底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二、非选择题题 (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31.(12分)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1分)(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分)(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分)(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4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2分)又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33.(14分)
20世纪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华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1)20世纪20世纪(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2分)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告。(2分)
(3)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中基本路线是什么?(2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指导意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