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初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浅析.doc

发布:2018-11-28约2.8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浅析 摘要:作者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入研究,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教学方法、教师、学生和数学课程内容等进行有机整合,并对形成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文章对这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是指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方法、教师、学生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对它的教学模式进行仔细探索研究,下面把粗浅的见解总结如下: 一、教师主导的演示教学模式 教师为主导的演示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分层演示、视频演视、模拟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以及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新知识,接受新概念,提高分析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从而掌握新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节时,可以用flash制作轴对称的动画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少讲,就能很快的接受和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也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等几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任务是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制作和收集影视、动画等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并加以引导。学生虽然处于接受地位,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创造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情景,必然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这样学生会更乐意接受这些新知识,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概念、定义、定理和某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通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条件是教师必须较熟练的掌握flash程序。 二、师生探讨式教学模式 探讨式教学模式是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出探讨问题,制作数学实验情景,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做数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动态过程中自主观察、探索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和结构关系,然后去猜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获取新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可以采用几何画板软件,创造实验平台。实践操作是:1、引导学生自主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右图),2、度量两组对边AB、CD的长度,BC、AD的长度,3、度量两组对角∠A、∠C的大小,∠B、∠D的大小,4、用鼠标拖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观察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态、结构和度量值的变化。这样动手实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于是他们会主动归纳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此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征,让学生思考、猜想,继续做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理解会更深入。条件是教师和学生对几何画板软件操作非常熟悉。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创设数学情景、动手实践、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几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用适当的教学软件,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软件可以动态测量数学对象,可以动态跟踪数学对象的运动轨迹,可以快速、准确作图的优点,去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做数学的实验平台”等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是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要求学生比较自觉,要掌握一定的软件操作和原理等信息技术知识,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年级和对信息技术课掌握较好学生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时空得到极大的拓宽,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激发其创造欲望的环境,更有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三、学生间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 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由学生在网络查找、筛选信息和网上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多学科、多纬度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将知识、计算、规律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等目标综合在一起。应用这种模式的教学应在多节课中完成,根据课程的节数和难易程度确定所需的时间。此模式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组织小组,确定研究计划。(3)自主查找、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可在课下完成)。(4)交流协作,制作、计算数据,解决问题。(5)汇报,评价,反思。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合作研讨式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收集一些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素材,如《外星人与勾股定理》,以此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勾股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