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应用
姓 名: 范静文
性 别: 女
单 位: 中卫市教育局教研室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1139064529@
邮 编: 755000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应用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数学教师如何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使用计算机辅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以跨越时空的非凡的表现力将课程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使学校教育朝着自由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关键词 ]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化静为动 思维 空间想象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它能变静为动,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懂,以直观形象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课程整合,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教师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数学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方向。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数学课的效能呢?
创设合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比如在教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分式第一节“沙化问题”伊始,我们可以一边播放MTV“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边声情并茂地说:“在上课前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段音乐,让我们伴随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声,一起进入回忆的长河中,让思绪伴随着音乐流淌……”播放完毕,启发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你的回忆之河流淌出了哪些片段?哪些画面?”学生七嘴八舌地讲起画面中的美丽景色,美好的家园,而我们周围土地沙化情况日益严重,几乎被黄色侵吞……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循循善诱,并播放一段沙尘暴录相:“由于土地沙化的日益严重,每到春季我国部分地区就会有沙尘暴的天气,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那么你们知道土地沙化问题该如何治理吗?请看大屏幕!(原来的绿洲逐步缩小成一个小绿洲)”学生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引出”学生心灵深处尘封已久的生活片段,使学生有话可讲,有感而发,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同时明白了保护环境、人与大自然应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时,趁热打铁,引入课题:《列分式方程》。这样处理不显得突兀,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在教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或八年级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遇问题》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副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行走的情境图,通过演示两人行走的方向、让学生认识两人怎样行是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然后重点演示两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的情境: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更进一步加深对“相遇”这个概念的理解,直观展示了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境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节课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用耳听,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课堂充满了活跃的学习气氛。
静动结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轻易地掌握。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把静止不动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