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发展理论,探究小学德育多元内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合发展理论,探究小学德育多元内涵
[摘 要] 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小学德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格基础的黄金阶段,是学校和教师能够把握的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小学德育中缺乏针对学生这个被培养群体发展过程的认知和分析,不能达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限制了德育的进一步深化。如果在小学原有的教育环境下,结合发展理论,针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德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进行全方位德育,就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探索出德育的多元渠道。
[关键词] 小学德育;素质;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起源于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主要是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为手段,利用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遇到的“道德冲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认知养成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认知判断更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体现出了结合发展理论进行德育的优势,针对学生薄弱之处进行引导,拓宽德育的渠道,带领学生探究德育过程中的多元内涵。
一、结合环境教育,提升审美意识
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一所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不仅如此,校园环境还渗透着一所学校的教学风貌、文化积淀和教学理念,班级环境也是如此,班级更像一个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着极大的正向作用。
例如,在全校各班的环境建设中,笔者十分注重构建“自然、整洁、积极”的教室,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和精神。
班级环境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教室南侧窗台,每个窗台摆放两盆盆栽,统一花盆的大小和颜色,将班级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定期浇水、清理花盆,促进学生与自然接触,感受自然之美。
2.黑板右侧布置班级公约,公约背景和点缀由班级学生讨论提供方案,最终投票决定,利用教室角落的布置给学生提供锻炼审美和搭配的机会,感受和谐之美。
3.后黑板定期设计黑板报,每个月选定一个符合学生生活的主题,如四月的主题为“清明时节”,六月的主题为“六一快乐”等,让学生参与板报的设计和绘制,并根据不同的主题特点,设计一些古诗词板块和科普板块,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学生们绘制手抄报,版面设计好的同学,可以负责下一期黑板报的设计工作,以此激励学生主动锻炼、提升自己的审美。
学生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下,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从小树立正确的对“美”的认知,思想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提高对“美”的判断,学会主动去发现、思考、领悟,提高审美的精神境界。
二、结合法制教育,渗透价值观念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尚未养成,对社会中的“是非对错”还不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教师结合发展理论的要求,将德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法律、道德,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
例如,我曾经在一次班会课上给学生们播放“90后高年级学生成立‘黑衣帮’”的法制教育录像,录像中主要讲述了五名90后高年级学生私下组成团伙,在学校周围围堵低年级学生,收取保护费,如果拒绝就对其施暴,并恐吓他们不允许告诉家长。最终“黑衣帮”东窗事发,五名学生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也因此给自己的一生留下污点。在观看录像之后,我告诉学生: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禁止做。通过定期几次这样的班会活动,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学生,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他们应该如何在生活中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完成自己的义务,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了基础。
教育界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失败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这也一直是我的教学箴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日后能够抵御社会中的不良文化侵蚀做强有力的铺垫。
三、结合心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和心理教育是发展理论的要求之一,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础,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发展的最佳助力。
例如,我的班级里有一位学生李明(化名),他的家庭比较特殊,母亲去世较早,父亲在外打工早出晚归。李明由于从小缺少母亲的关爱,非常害怕落单,害怕不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学习上自由散漫,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在家中也不愿意听父亲的管教,叛逆心理十分严重。我针对这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从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