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稿
枫店小学:朱胜男
一、说教材
本文主要描写了“我”小时候遇到一次危险,危急情况下“我”保持冷静,等到了全村男女老少救援的事,同龄人的成长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读,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去理解。
二、说学情
本单元课文讲述的成长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中的主人公和学生基本属于同龄人,学生会比较有亲近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和课文故事有关的自身生活经验,并以学生的自身感受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心理和感受进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词语搭配。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体会“我”对善良的乡亲们的感激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得到启示。
五、说教法与学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法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而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我”的心情和处境;针对课文重点部分的教学,采用点拨法向学生讲解。
运用自主学习法,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讨论法,讨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道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导入新课。
(二)抓住重点品读语句
1、学习第二段,体会刚坠入土井时的慌乱无助。
朗读第二段,出示问题,要求学生读完后,思考问题。
(1)“我”在傍晚回家时的天气是怎样的?
(2)“我”不慎坠入土井时,是怎样做的,找到描写“我”第一反应的句子。
2、学习第三至五段,理解“我”是怎样做的。
然而,这样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生回答:又往下陷了一点儿)那“我”是怎样面对的?(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我”是如何做的语句,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批注在书上。
3、学习第六至八段,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动。
在这寒冷、漆黑的夜里,小作者凭着自己的信念,等待着人们的救援,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6到8自然段,画出最令你感动的部分,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再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注意此部分的交流汇报,学生不一定会按照顺序来进行)
(三)巩固梳理,拓展运用
在这寂静的黑夜,看到这满山的灯火,也许你感受到的是它的绚丽,但在此时,在小作者的心中,这满山的灯笼火把却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全村老百姓的无比关爱。文章到这里结束了,爱的传递却没有结束。作者在这灯火之夜得到了一份份浓浓的爱,因此写下这篇文章感谢人们的爱。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定得到过很多爱。让我们把自己得到的关爱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再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回忆:你遇到过哪些让你感动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人生这条充满艰难与挫折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险阻。当我们面对这些困难时要勇敢、坚强、冷静,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动力,都会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明天吧!
七、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紧紧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把课堂内外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情感教育。此外,本节课通过教学,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在危难面前自己应该怎么做,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