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如: ①.还原性糖的鉴定: 还原性糖+ ②.脂肪的鉴定: 脂肪+ 脂肪+ ③.蛋白质的鉴定: 蛋白质+ ④淀粉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 红色 双缩脲试剂 紫色 碘 蓝色 * 二.目的要求: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 应该选择含 量高.颜色为 以苹果.梨为最好。 糖 白色或近于白色 制备组织样液: 制浆 过滤 取液 三.实验过程: 用一层纱布 的植物组织, * 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过程中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植物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糖。 注入2mL苹果组织样液 注入1mL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约2min 呈色反应 变成砖红色 50----650C的温水 结论: 甲乙液等量混匀现配现用 振荡、混合摇匀呈现蓝色 * ①还原糖有 。 ②试剂: . (甲液:0.1g/ml 的 , 乙液:0.05g/ml的 .) 甲乙液必须 后再加入样 液中, 。 ③必须 。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用水浴加热 斐林试剂 NaOH CuSO4 等量混合均匀 现配现用 注意事项: ④颜色变化: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 思考: 1.为什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时必须混合后再加入? 因为若先加入NaOH溶液,还原性糖中的还原性半缩醛羟基易被氧化而失去还原性,再加入CuSO4溶液后不能产生Cu2O砖红色沉淀,只有将其先配成Cu(OH)2悬浊液,才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 2.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既然混合后使用,为什么不能在实验前配制好,一定要使用时临时配制? 由一分析可知,鉴定试剂实质上是Cu(OH)2悬浊液,很不稳定,容易生成蓝色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 * 二、脂肪的检测方法一:制作临时切片 (1)选材:经浸泡去种皮的花生种子。 (2)检测过程: 制片 选取最薄的切片置于洁净的载玻片中央 制成临时装片: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染色:在薄片上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2?3min 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1?2滴 镜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切片:花生种子(浸泡3-4h),去皮, 将子叶削成薄片。 视野中有橘黄色颗粒 橘黄色小圆颗粒即为脂肪颗粒 脂肪 +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色(或红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 。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 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 。 洗去浮色 橘黄色或红色 *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选材 应该选择含 丰富 的豆浆或鸡蛋清溶液(避免材料自身的颜色对实 验变化颜色的掩盖) 蛋白质 黄豆浆滤液或蛋清稀释液 制备组织样液 呈色反应 组织样液2mL 双缩脲试剂A液1mL 双缩脲试剂B液4滴 摇匀后变成紫色 结论: 说明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 * (3)注意事项: ①试剂: ( A液:0.1g/ml的 ; B液: 0.01g/ml的 ) 先加 ,再加 。 注意: 先加入试剂A,造成碱性环境,而只有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才容易与Cu离子发生颜色反应,形成紫色的络合物。 B液要求量适中,否则多余的B液将会与A液发生反应生成大量蓝色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