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发布:2017-08-02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班级: 执教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一、基础知识。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字,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quán )傅说(yùe )胶鬲(gé )行拂(fú )拂士(bì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这样的 (2)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 ()()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经常奋起指有所作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1、第段第二段(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第三段 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 归纳:由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四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