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课件湘教版必修2详解.ppt

发布:2016-08-08约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C B C  B 解析:(1)A是在19世纪发现矿产之后发展起来的能源化学工业,因此主导因素是资源;B时期的工业为高科技产业,因此主导因素是知识(技术)。(2)注意审题,要从人口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思考外来移民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A:资源;B: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栏目导引 解读考 点梳理 探究重 点剖析 集训真 题再现 课后达 标检测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考试要求]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a 1.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因素 (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c b 国内迁移 文化教育 城市 D D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淡水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的迁移 美国老年人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分布及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土壤 矿产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 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产城市的形成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政策 社会 变革 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A D C 解析:从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距离远近等方面分析。 答案: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C B 栏目导引 解读考 点梳理 探究重 点剖析 集训真 题再现 课后达 标检测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