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共77张PPT)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
1.人口迁移
指人口在地区之间 或 ,而发生居住地的
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迁移与流动; 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B1到A1、A1到B2、B2到C1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而从B1到B2、C1到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
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⑤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⑥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⑦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⑧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3.分类;②按迁移方向划分;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⑤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⑥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⑦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⑧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4.不同时期人口迁移
(1)人类社会早期: 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 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为主要原因。; 一、教材P8图1-2-1、P9图1-2-2探究
1.15~19世纪世界人口主要的迁出地区是哪里?主要迁入地区是何处?
提示:迁出区为欧洲和非洲,迁入区为美洲和大洋洲。
2.近代中国人口迁往的地区主要有哪些?
提示:近代中国人主要迁往东南亚和北美洲。 ; 3.15~19世纪非洲人口迁移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提示:非洲人口迁移是欧洲殖民者通过奴隶贸易,把非洲黑奴贩运到美洲,是一种强制性国际移民。
4.比较两图,15~19世纪及二战后均为人口迁入地的有哪些大洲?由迁出区变成迁入区的是哪个大洲?
提示:北美洲和大洋洲自15世纪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欧洲。; 5.因跨国劳务引起的国际人口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各有哪些?
提示: 迁出地区主要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迁入地区主要是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中的发达国家和地区。;(3)近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表现:;人口迁移的特殊形式;5.人口流动
(1)原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
(2)时间:临时或短期。
(3)实质:离开原居住地,但 。
(4)强度:取决于 、 发展水平。; 6.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人口移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其主要有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种基本形式。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别如下表所示:;类型; [例1] 下图为“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4.民工流
(1)原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有大量 。
(2)流动: 涌向 ;内地涌向沿海。
(3)影响:
①积极影响:增强社会活力。
②消极影响:加大对 、 以及社会经济秩序和
等方向的压力。;
中国的“民工流”
原因:(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2)国家政策的改革
(3)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主要原因)
影响:(1)为城市提供大量剩余劳动力,解决城市劳动力的
不足
(2)许多民工承担了建筑、环卫、服务业等方面的工
作,为城市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水平的调高,改善农村经
济水平的发展
(4)增加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治安等方面
的问题(不利)
;现代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迁移形式;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教材P13图1-2-6探究
6.“闯关东”的移民主要来自哪些省区?
提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
7.“关东”吸引内地居民的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