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公司培训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司培训管理规定
总则
1、培训的目标与战略:
为致力于员工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的培训与教育,突出全体员工价值观、道德观的训练和塑造,打造高尚的公司声誉,提高员工素质,满足公司发展和员工发展需求,保持公司与员工的高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培训战略是全员参与,终生培训。
公司的培训制度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促进公司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培训方针是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在岗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管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培训的种类:
从培训的内容上分为:
知识培训。不断实施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技能培训。不断实施岗位职责、管理规范的培训,使员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态度、观念培训。不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的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员工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管理培训。为提高管理岗位人员的管理技能、管理方式方法、更新管理观念,公司会不定期安排管理培训。
从培训的形式上分为:
内部培训。又分为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含知识、技能、态度与观念培训)。
外派培训。培训地点在公司以外,包括国内外短期培训,高级经理人海外考察,另外还包括MBA课程进修、博硕士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各种培训。外派培训需要经过总经理的特别审批。
员工自我培训。公司鼓励员工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加各种业余教育培训活动。员工在接受业余培训期间,部门负责人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不安排加班或出差等工作。员工因考试需占用工作时间、持准考证,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办理请假手续。
入职培训。公司新入职人员均应参加入职培训。入职培训的内容包括:
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展历程;
公司的产品概要;
公司的管理规范;
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由各用人部门分别进行。
礼仪培训,军训。此类培训在可能的情况下举办。
岗位轮换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原有从业人员调换工作岗位时,按新岗位要求,
对其实施的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培训可视为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的结合。
部门内部培训:部门内部培训由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小规模的、灵活实用的培训。各部门进行部门内部培训期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不安排参与培训的员工加班或出差。
培训的组织策划:
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培训活动的组织、策划。
公司其他各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同时在公司整体培训计划下组织好本部门内部的培训。
受训者的权利与义务: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与其岗位职责相符的学历教育或者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经批准进行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在培训活动对其工作不产生重大影响范围内,被指定的员工有义务参加培训,并坚持到结束,达到培训要求的效果。
培训活动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员工自我培训一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如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参加培训的,须凭有效证明,经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办理请假手续。
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后,受训人员根据《劳动合同》中关于培训的规定,确定应在公司的服务年限。
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的制订:
公司部门在编制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时,编制本事业部的《年度培训计划》,经本部门负责人评审、审批后提交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每年年底发放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员工根据自身的培训需求提出申请,上报给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上报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情况结合当年培训评估确定的相应的培训需求进行公司下一年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制定培训计划的基础。
培训计划的修订
公司各部门根据工作情况按季度调整本部门培训计划,并修订年度培训计划后交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员工可以随时向本部门或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具有特色的个人培训需求。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计划的修订情况以及培训的实施情况,及时修订公司的培训计划。在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培训计划的管理和监控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管理;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培训计划的管理;各专项培训计划的组织和实施部门负责该专项培训计划的管理。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公司培训计划的实施,已经各部门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监控。
具体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培训方法、进程的确定;
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培训教材、器材的确定;
培训时间、地点的确定;
培训组织者、培训师的确定;
各项费用开支的使用计划。
外派培训应该由个人填写《外派培训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和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交至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培训的实施: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或者专项培训计划的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