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专题复习讲义:直线运动.ppt

发布:2019-09-25约1.58万字共8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6广东卷)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C 例与练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 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BC v/km·h-1 t/h 60 30 -30 0 1 2 3 4 甲 乙 例与练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在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    ) 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 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 C.t2秒末两质点相遇 D.0~t1秒的时间内B质点可能在A质点的后面 BD 例与练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1 s末和4 s末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0~6 s内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B 例与练 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为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下面对阴影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B.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小距离 C.若两车从同一点出发,它表示两车再次相遇时离出发点的距离 D.表示两车出发时相隔的距离 A 例与练 1.定义:物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 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3.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 2.特点:⑴只受重力:a=g; ⑵初速度v0=0. 一、自由落体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 第四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⑴方向: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⑵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计算中取g=9.8 m/s2 题中有说明或粗略计算中也可取g=10 m/s2. 在地球表面上从赤道到两极,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地球表面上方越高处的重力加速度越小。在其他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不可简单认为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5.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⑴ ⑵ ⑶ 二、竖直上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去,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基本特征:只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竖直向上,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g. 3、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⑴速度公式: ⑵位移公式: ⑶速度—位移关系: ⑷上升的最大高度: ⑸上升到最大高度时所用时间: (1)对称性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 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①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 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 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4、对竖直上抛运动的理解: ②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③能量对称性 物体从A→B和从B→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AB. (2)多解性 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 一、实验原理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 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若纸带上相邻点间的位移差sn+1-sn=0,则物体做匀速运动.若sn+1-sn=C(非零常数),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五课时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 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