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直线运动,100张PPT教程.ppt

发布:2017-05-02约9.57千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6.加速度;(1)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只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或相反。 (2)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即加速度既可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也可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3)a=?v/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与物体的质量m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也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4)在s—t图象中,图线上各点的斜率等于该时刻质点的速度。 (5)在v—t图象中,图线上各点的斜率等于该时刻质点的加速度。;(6)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之间无必然联系,加速度的大小对应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的变化率的大小.;;11、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到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2到时刻t5之间两木块的平均速度相同 ;12、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11 m/s2 B.5.0 m/s2 C.1.4 m/s2 D.0.6 m/s2 ;13、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紧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14、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A.在这个时刻之前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 B.从这个时刻起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0 m C.从这个时刻起10 s内的位移可能是50 m D.从这个时刻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通过100 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10 s;15、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如图示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乙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可能是静止的;一、匀变速直线运动;4、应用公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提醒: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决定,而是取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依据:Δs=aT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2.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依据.;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 (1)前1T、前2T、前3T…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T、第2T、第3T…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初速度为v0=20m/s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刹车后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求汽车停下之前最后1s的位移。;4、有一个质点在连续1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4 s内位移为24 m,在最后一个4 s内位移为56 m,求质点的加速度和初速度。;5、一个小球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斜面底端B点,并开始在水平地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9 s停止于C点,如图所示,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与水平面上的运动的距离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6、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分别为3 m和2 m,那么从2 s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 ) A.1.5 m B.1.25 m C.1.125 m D.1 m;8、以36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 s内的位移是6.25 m,则刹车后5 s内的位移是多少?;9 、(2008·全国Ⅰ)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s1,BC间的距离为s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10、一木块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木块在最初5 s和最后5 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1∶5,问此木块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1.s—t图象 (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