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会谈级会谈技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会谈级会谈技巧;本章提示;第一节 会谈的一般问题;;;;;预约会谈的主要工作内容:听、看、感、想、总结
听:来访者为什么来心理咨询(求助动机);对现在的状况、为何苦恼等来访者是否自己有所觉察(主诉);从过去到现在的经历、人际关系的状况(生活史);家庭关系和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及其对家庭的认识(家庭史);什么时候生过什么病,特别是主诉症状的发病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病史);对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自我认知(性格);除学习、工作之外自己所关心、感兴趣的领域(兴趣)等事项。还需要了解:来访者现在的生活状况、学校或者单位的人际关系、和他人清需交流的方式、与配偶之间的关系等。
注意事项:
1、以轻松稳妥的方式进行
2、特别要明确把握来访者为何而来的动机
3、在倾听来访者谈话的过程中,,即使猜测到了来访者自身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的核心部分,也要避免随便的解释和推测。
4、要回避容易造成来访者极度的不安或安全感遭受威胁的敏感领域或问题,可以通过来访者的表情、动作的变化推测到来访者的不安、焦虑的增强或减弱。
在听的过程中,最好用特定的记录纸记录。例:咨询会谈表;;;;二、咨询会谈;;会谈中互动的层次问题:
1、江光荣的三维互动模型
为:内容(事实-情感)、个人化(非个人化-个人化)、时间(过去-现在)三个维度
内容维度:反映会谈是集中于陈述事实、观点等认知性内容还是表达感受、情绪等情感性内容。
个人维度是指交流的内容是咨询双方个人的还是非个人的
时间维度是指交流的东西属于过去还是现在。
层次递进:越触及个人、越集中于情绪和感受、越聚焦于此时此刻,互动的层次越深
层次递进过程也是咨询信任关系递进的过程。一般性的操作顺序:内容 ---情感、 非个人化--个人化、过去--现在;;会谈中的信息加工过程
容易出现的信息加工失真原因:咨询师的主观变量
咨询师常常带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态度、兴趣、价值观以及人生经验去接受、理解和评价对方的信息
如何防范信息加工失真?
不当信息加工机制
1、类化
2、投射
3、幻相关
4、选择性知觉;例子:假强迫症、假抑郁症
;第四节:会谈中的非语言技巧;第二节 了解来访者的技术;;;提问; ;封闭式提问;
提问注意:
1、提问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如果来访者此时还不那么信任咨询师的话,面对问题,可能会产生被审问、被窥探、被剖析的感觉,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此外需注意提问的方式,用适当的语调、语气和神态发问,以免显得咄咄逼人,尤其是涉及敏感的带有隐私性质的问题是更需要注意。
2、同样的提问方式,由于表达不同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会使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是真心诚意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来帮助自己;
辩论式、进攻式、语气强硬的提问则会使来访者感觉咨询师反对自己、责怪自己。
3、是否使用提问以及使用何种提问方式,与咨询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有关。
;鼓励;;鼓励应用的注意事项:
1、鼓励要有针对性
2、鼓励要有选择性 选择需要深入的内容进行鼓励,以把握咨询方向和咨询进程
3、一般最后一个主题或者情绪反应最强烈的主题,考虑优先鼓励
4、根据咨询师自己的经验、谈话内容和会谈的需要做出选择。
练习和讨论:一;释意;;澄清;;;情感反映;;练习——辨别求助者的情感;;概括;;注意事项:
1、注意来访者谈话时的各种主题和情绪性表现;
2、把来访者诉述中的关键性观念、情感的基本意思加以综合后以概括的形式表达出来;
3、不要添加新的东西;
4、根据自己的意图确定是否有必要作出概括,或者有必要请来访者自己概括。
在会谈过程中咨询师可以视需要随时运用,只要觉得基本掌握了来访者诉述的某一内容既可。例:
咨询师:从你前面一段话可以看出,你的自卑与周围人对己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是吗?
练习:三 ;讨论:;第三节:影响来访者的技术;解释;解释的依据:
一般的心理学原理或不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咨询师各个经验。
例如:咨询师所持有的理论观点和个人经验不同,对统一问题的解释也是有所差异。对于一位强迫症的来访者所作的解释:
精神分析的解释可能要追溯到来访者的早期经验,认为自我压抑本能冲动,症状是压抑的替代满足
行为治疗的解释可能要用到操作条件反射,认为强迫行为是由于受到能减轻焦虑的负强化而固定下来的
认知治疗的解释则可能认为来访者认知加工过程的失常造成的,即对正常人不太在意的一些信息给予过多地注意,而又反复思考是担忧进一步增大,形成恶性循环;;指导;注意事项:
1、激发来访者愿意遵照指导去行动的动机。
2、指导要明确、具体。
3、在指导是最好辅以一定的解释。很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