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政学第二章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ppt

发布:2017-08-20约4.85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财政支出总述 一 财政支出分类 (一)按具体用途分类 (二)按财政功能分类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五)按行政结构分类 (六)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7)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构成上分为C、V、M三个部分的理论 若按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来归类,其中挖潜改造资金属于补偿性支出;基建、支农支出等属于积累性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则属于消费性支出; (二)按政府职能分类 即为按国家的职能进行分类,分为五大类。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2003年我国按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占 30% ,社会文教费占 26.24% ,国防费占7.74% ,行政管理费占19.03% ,其他占16.99%。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实际上就是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分类。按这一标准,可以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两类。 购买性支出指国家以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安排的支出。它对资源配置和总需求具有直接影响 ,对收入分配有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是指国家不以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是国家单方面的货币无偿转移。它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对资源配置和总需求具有间接影响 。 (四)按财政支出的级次分类 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改革开放之前 中央支多收少,地方支少收多(收支的控制权主要在中央政府) 改革开放以后 中央支少收多,地方支多收少(地方政府开始独立控制其收支) (五)我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7) 按支出功能分类 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按支出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分类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二、 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一)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理论 (二)财政支出增长的实证分析 (三)中国财政支出的总量变化分析 (一)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理论 1.财政支出扩张论 --阿道夫·瓦格纳(德) “瓦格纳法则”:财政支出不断增长法则,人均财政支出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逐步上升; 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1)政治因素:经济发展导致当事人之间经济关系复杂,公检法支出上升;区域与国家之间经济交往频繁,外交、访问等支出上升。(2)经济因素: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产生拥挤、外部性等问题,导致政府经济管理调节支出增加;收入增加,导致社会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需求上升,政府支出随之增加。 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相对稳定的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财政支出 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科克和威斯曼 根据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皮科克和威斯曼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1)内在因素:经济增长;(2)外在因素:战争、瘟疫、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3.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主要观点 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这些投资对于处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以至于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在经济发展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补充私人投资,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收入分配问题上。 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政府支出从基础设施投资支出转移到不断增长的教育、保健与福利等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明显上升并超过购买性支出,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4.公共支出增长理论的一个观点 --官僚行为增长论 从制度角度解释财政支出规模与官僚行为的关系。 官僚行为增长论,是西方国家关于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实证性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将官僚作为通过政治制度作出的集体选择的代理人集团来看待,指出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和权力最大化为目标,并因此通过其特殊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