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教案北师大版.pdf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社区需要我们的共
同参与》教案北师大版
主备人
备课
成员
1.课程名称: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
课程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基本
3.授课时间:2024年
信息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公民意识、社会责任和集体行动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公民意识:通过学习,学生将理解社区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
核心
务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与、关心社区公共事务的公民意识。
素养
2.社会责任:学生将认识到的社区中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意义,了解他们为社区发展做出
目标
的贡献,从而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尊重和服务社区的意愿。
分析
3.集体行动: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社区问
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行动能力。
1.教学重点:
(1)社区认知:学生能够理解社区的定义,识别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特征,如地理位置、
设施、居民等。
(2)共同参与:学生将掌握如何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方法,如提出建议、参与志愿者活动
等。
(3)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认识到每个社区成员都有维护社区和谐、促进社区发展的责任。
(4)集体行动: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社区问题,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
2.教学难点:
难点
(1)社区概念的理解: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社区的定义和特征可能较为抽象,难以理
与重
解。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社区。
点
(2)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生可能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理解不深,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
活中。教学中需要设计富有情境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3)集体行动的实施: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集体行动,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发
挥作用,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教师需在活动中进行细致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
成任务。
(4)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以便
更好地为社区服务。教师需通过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学具
多媒体
准备
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
步骤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
教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社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社
学区,从而更好地理解社区的概念和特征。
2.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就社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
方考,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法3.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环保行
与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区共同参与的意义。
教学手段:
手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丰富教学手
段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教学平台: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交流讨论,方
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虚拟现实技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仿真的社区环
境,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体验社区生活。
4.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
5.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教(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社区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的学
流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程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社区认知、共同参与、社
会责任、集体行动等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