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2课时课件 中图版.ppt

发布:2018-05-17约3.74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时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2.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极点上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非极点地区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特别提醒 不同纬度太阳高度的日变化速度不同。太阳高度日变化速度=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昼长的一半。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回归线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 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值 回归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 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 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2018·大连联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解析 图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丙地在23°26′N上;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推断出乙地在0°~23°26′S之间且接近23°26′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低于10°),得出甲地在23°26′N以北,66°34′N以南,且距离66°34′N较近;同理推出丁地在23°26′S以南,66°34′S以北,且距离66°34′S较近。所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 答案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几点特殊规律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近大远小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考法一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分布规律判断 1.(2016·北京文综,1)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回答下题。 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解析 从题干信息知,本届大会期间,北京时间为2016年8月21日~25日。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A对;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的时间为秋季,主要在10月份附近,B错;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北京比首尔纬度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比首尔小,C错;大会期间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京位于华盛顿东面,同时纬度较华盛顿高,此期间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D错。 答案 A 2.(2014·课标Ⅱ,4)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徐州纬度约为34°N,甲国首都纬度约为10°N。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于徐州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较小,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项正确;此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徐州与甲国首都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两侧,故正午物影方向相反,C项错误;由于徐州与甲国首都纬度不同,故两地日出方位角不同,D项错误。 答案 A 考法二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3.(2015·上海地理,28~30)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