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2.1钢筋制作、安装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12-22约4.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筋制作、安装作业指导书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单 位: 日 期: 一、目的 指导钢筋制作安装施工,提高工作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钢筋施工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程所有钢筋施工 三、职责与权限 技术负责人:指导操作人员对钢筋制作、绑扎、安装的施工,提高钢筋施工的质量。 施工员:负责各种资源的调配,钢筋的施工进度。 质量员:检查钢筋制作、安装质量。 四、作业程序 1、钢筋表面要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用冷拉工艺除锈,或用机械方法、手工除锈等。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 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Ⅱ、Ⅲ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配料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值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调整值以上钢筋需搭接,还应增加搭界长度。 5、钢筋弯钩或弯曲成型 6、Hyu^/b|.q4J d6、6、钢筋安装现场钢筋安装一般按先受力钢筋,后构造钢筋,先主筋,后负筋,先绑扎,后焊接的次序进行,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要求。 ⑴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⑵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凳仔)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 ⑶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⑷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法时,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⑸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径,以便连接。 柱: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受力竖向钢筋其下端宜做成90°弯钩,固定于基础的钢筋网上,相应配备施工用的架立钢筋撑牢受力竖筋。 q;bh(jf-G UXb6a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要求,当上下柱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上柱内钢筋直径计算。柱和梁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F^5G[2ZX梁:梁内安装钢筋应先安装受力主筋,后再套箍筋,梁下部钢筋安装前应先放入水泥垫块,按要求控制好保护层。:x_%dS{V!E*\ gd梁上部钢筋直径较大靠箍筋不易固定时,按适当间距配以相应的施工架立筋架牢固定。梁上部钢筋过于密集,不利于砼下料时,应同设计部门商量采取钢筋两两合并,增大砼下料间隙的办法或其他规范允许的办法解决。 -?0TUJ-JQ;b板楼板粱安装钢筋的顺序应先粱后板。板的上部钢筋,为保证其有效高度和位置,宜做成直钩伸至板底。为控制保护层厚度,板底分布筋应隔适当间距在纵横筋结点处垫水泥块。 $u@J g+m*F:h$N7e$^g施工用通道支撑不得支于板钢筋上,施工人员也不得在已安装好的板分布筋上行走。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安装结束清理干净后,再次检查分布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合格后进人下一道工序。剪力墙: 9]Fk0tbw2I:Z`K SW-o当一侧模板支好后,即可安装剪力墙钢筋。直径d≥22mm的受力钢筋不宜采用搭接连接,对竖向钢筋宜推广应用电渣压力焊或套筒挤压连接接头。水平钢筋或钢筋宜推广应用机械连接。以上焊接方法不适宜在雨季或防水有较高要求的工地使用。 |1KTZC~h$j钢筋的锚固、接头、间距、代换、构造配钢筋等均应按照规范有关要求执行。钢筋{bBf { oI? 钢筋电渣压力焊操作要点:(4) 采用自动电渣压力焊,可采用10—12mm长铁丝引弧,并事先试焊几次,以考核焊接参数的可靠性,再批量焊接。 | I,_^1x#Z#T!U(f(5)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不得大于4度。 (6)焊接时应加强对电源的维护管理,严禁钢筋接触电源,焊机必须接地,焊接导线及钳口接线处应有可靠绝缘;变压器和焊机不得超负荷使用。 fsw!i|8Ca钢筋电弧焊操作要点: l_r-`#N h(1) 焊接前必须清除焊件表面铁锈、熔渣、毛刺残渣及其他杂质。 ,P?+D%YZMQ(2) 采用帮条焊,两立筋端面之间的间隙应为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