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2.8现浇框架钢筋绑扎作业指导书.doc

发布:2017-12-21约8.6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承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钢筋工程的施工。 二、材料要求 1.钢筋 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冷拉钢筋 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冷弯后不得有裂纹、断裂或起层等现象,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铁丝 采用20~22号镀锌铁丝或绑扎钢筋专用火烧丝,铁丝不应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4.其他 水泥砂浆垫块,50mm见方,厚等于保护层,或塑料卡、φ6~10mm支撑筋等。 三、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 除锈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各种冷拉机、接触对焊机、点焊机等。 2.主要工具 钢丝刷、砂箱、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子、各种起拱板子、小撬杠、骨架绑扎架、各种钢筋钩、滑轮、夹具和测力器等。 四、作业条件 1.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图纸要求,已签发钢筋制作和安装任务单,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钢筋制作安装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2.钢筋加工机械已安装检修完毕,并试车运转可以使用。 3.模板已全部或部分安装好,并支撑牢固,办好预检;模内木屑及垃圾杂物已清扫干净,板缝已堵严密,并涂隔离剂。 4.加工好的钢筋已运进现场,并按施工平面图中确定的位置,按型号、规格、部位、编号分别设垫木整齐堆放。 5.在模板上已标明或弹好墙、柱、梁等尺寸线和水平标高线。 6.根据弹好的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预留筋应进行处理。对伸出的预留筋进行整理,将钢筋上的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扫干净。对基层混凝土表面松散不实之处进行凿除,清理干净并湿润。 7.配合钢筋绑扎安装的脚手架已搭设。水平运输车辆和垂直运输机械已准备好,并进行检查和试车。 五、施工操作工艺 (一)基础钢筋绑扎 1.按设计间距在垫层上划线排放纵横向钢筋,排放时要注意弯钩朝上,不倾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2.基础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中间部分每隔一根呈梅花绑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或左右扣绑扎),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时,钢筋网的长向钢筋应放在短向钢筋的下面。 4.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插筋位置应用木条或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轴线偏移。 5.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 (二)柱子钢筋绑扎 1.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起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与搭接筋绑好,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向里,便于箍筋向上移动。如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2.柱主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如设计图纸无要求时,可按表1绑扎。 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LL 表1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C35 ≥C40 I级钢筋 35d 35d 30d 25d 月牙纹 II钢筋 45d 45d 35d 30d III级钢筋 55d 55d 40d 35d 注:1.当II、III级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10%采用; 2.一、二级抗震等级时增加15%;三级抗震等级时增加5%; 3.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增加10%; 4.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200mm; 5.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 6.详见GB50204—2002规定。 3.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1规定的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在立好的柱主钢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供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 5.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都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很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在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下同)。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柱基、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