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在痤疮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在痤疮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陈小英 (清远市慢性病防治医院 广东清远 511515)
【摘要】目的 探讨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在痤疮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06%vs73.53%),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vs20.59%),Plt;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治疗痤疮,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红蓝光 胶原面膜 痤疮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132-02
痤疮属临床常见慢性炎症皮肤疾病,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以往临床治疗痤疮多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其起效慢、疗程长且易引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不理想。近几年,我院采用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就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在痤疮患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临床疗效,现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17至36岁,平均(27.36plusmn;1.92)岁;病程2个月至3年不等,平均(1.63plusmn;0.61)年。对照组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17至35岁,平均(27.15plusmn;1.57)岁;病程3个月至3年不等,平均(1.67plusmn;0.6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gt;0.05),有可比性。
1.2临床诊断 (1)入选标准:68例患者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主要发病部位为面部与颈部,且2周内未使用其它外用药物治疗;(2)排除标准: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光敏性皮肤病及精神疾病等患者。
1.3使用仪器及参数 红蓝光治疗仪:由武汉奇致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ML—1201;波长:蓝光(415plusmn;5)nm,红光(633plusmn;6)nm;输出强度:蓝光40mW/cm2,红光105mW/cm2;照射剂量:蓝光48J/cm2,红光126J/cm2。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即每晚睡前清洁面部后,给予患者阿达帕林凝胶(由海南全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外涂,6周为1个疗程。
1.4.2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红蓝光联合胶原面膜治疗,具体如下:治疗前,清洁面部,戴好防护眼镜,取平卧位,采用红蓝光照射,皮肤表面与光板相距1至4cm,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时长20min/次,1周2次,1个疗程8次。同时,给予其胶原面膜外敷面部,30min/次,1日1次。两组治疗期间,停用化妆品及其他药物,且避免日晒。
1.5观察项目与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为皮损完全消退,或有个别皮疹残留;显效为皮损消退80%以上,残留皮疹或新生痤疮少于5个;有效为皮损消退70%至80%,残留皮疹或新生痤疮在5至10个;无效为皮损消退在50%以下,残留皮疹或新生痤疮在10个以上。(2)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lt;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5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lt;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4 16 10 7 1 97.06%(33/34)
对照组 34 6 7 12 9 73.53%(25/34)
X2 10.532
P lt;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