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 江苏 2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就诊并且已经确诊为痤疮的患者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红蓝光交替照射患处,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创福康胶原贴敷料外用在患者的患处,每次1个小时左右,中间要时时保持敷料的湿润度,故在快干燥时注意将原液倒入。对照组患者则在将冷模粉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变化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6%(Plt;0.05),观察组痊愈、显效、好转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用药区域有红斑、干燥瘙痒等症状,暂停用药后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湿敷处理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对治疗方案的继续治疗无显著影响。结论 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红蓝光交替照射;胶原贴敷料;寻常痤疮;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095-01
痤疮在青春期易发病,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毛囊和皮脂腺方面存在问题的慢性系统的皮肤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和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的感染有着十分紧密的相关性[1]。过去,在临床上治疗痤疮的主要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药物治疗的效果较慢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的依从性也十分不理想,故寻找效果更佳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皮肤科的医务人员的焦点[2-3]。我院为探究治疗寻常痤疮的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来内分泌科进行就诊的90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具体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就诊并且已经确诊为痤疮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为13岁,平均年龄为(15.12plusmn;9.17)岁,病程最短为30天,最长为16年,平均为(4.1plusmn;1.9)年。患者的病灶常见于头面部、背部以及颈部。将所有患者的病情种类依据Pillsbury分类原则进行分类:轻度粉刺39例,一般性的炎症性皮肤丘疹以及脓疱42例,重度的患者,即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有结节和囊肿的现象患者8例。患者的排除标准:在入院前的半年内服用了维生素A药物等;在入院治疗前的15天内有过抗生素的注入者;入院前15天内有外用痤疮药的患者;哺乳期和妊娠期患者;有皮肤癌可行性;自身免疫性缺陷患者;对光的特别敏感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gt;0.05)。说明二者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案
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光子治疗仪(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其光源为LED,蓝光的波长设定为(415plusmn;5)nm处,输出的强度为40mW/cm2,标准剂量为48J/cm。与此同时红光的波长为(633plusmn;6)nm,输出强度为106mW/cm,标准用量为126J/cm2。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照射前进行简单面部清洗操作,在无菌环境中将患者的黑头粉刺或者白头粉刺通过挤压等方式去除,在已经村存在炎症和口鼻等十分重要的三角形区域不能使用挤压方式进行去除粉刺。指导患者取平卧式,给其带好防护的眼镜。使用照射疗法时,将治疗仪直接放置于患者的头面部病灶上方,尽量使得将患者的皮肤和光板之间距离保持在15-20厘米,每次照射时间20分钟,治疗频率为每周两次,将8次治疗作为一个疗程。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的照射方面有所差异:中重度的痤疮患者应当先进行蓝光的治疗,然后再进行红光治疗,对于患者炎症消失或者不明显出现减退患者应当先进行红光治疗,然后进行蓝光治疗。注意禁止同时使用蓝光和红光的进行照射。在进行照射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创福康胶原贴敷料外用在患者的患处,每次1个小时左右,中间要时时保持敷料的湿润度,故在快干燥时注意将原液倒入。对照组患者则在将冷模粉在患处进行外敷治疗。
治疗效果判别[4]
指导患者取平卧姿势,对患者进行拍照,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数量、色素的沉积以及皮肤的光洁度进行统计并详细记录。其中以皮损的变化率作为治疗效果的考察指标,皮损的变化率=(治疗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