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脑梗死的诊治》课件.pptx

发布:2018-07-29约2.21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脑 梗 死 ;概念: 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流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是CVD最常见类型,约占70%.;脑血栓形成 ;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颈内系统80%,椎基底动脉系统20%,好发血管依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病理生理 重量仅体重2~3%,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耗氧量占机体总氧耗的23%,能量主要来源葡萄糖的有氧氧化,而脑内氧储备量少,对缺氧极为敏感,完全缺氧15S即可昏迷,完全缺氧3分钟,可昏迷数日,完全缺氧8~10分钟,脑组织不可逆损害。;临床类型;;临床表现 老年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多见,青年人动脉炎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有TIA前驱史,局灶性症状多于10余小时或1~2日达高峰,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部位及大小。;大脑中动脉闭塞表现;1.??脑后动脉闭塞表现;2.大脑后动脉闭塞临床表现:(大脑后动脉起始段脚间支);3.大脑后动脉闭塞症状;大脑前动脉闭塞:双侧大脑半球前、内侧梗死,导致截瘫、二便失禁、意志缺失、运动型失语综合征和额叶人格改变;椎基底动脉闭塞临床表现:血栓多发生在基底动脉中部,栓塞多发生在基底动脉尖;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征:;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治疗;2.治疗方法:卒中单元 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原则,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5)感染 脑卒中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者)急性期易诱发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为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 , 呼吸道感染 勤翻身叩背及防止误吸 泌尿系感染 继发于尿失禁及留置尿管 间歇导尿和酸化 尿液 6)上消化道出血 高龄及重症脑卒中易出现应激性溃疡,常规应用抗溃疡药(H2质子泵抑制剂);已出血 冰盐水洗胃、局部止血药物 7)发热 源于下丘脑调节中枢受损、并发感染或吸收热、脱水,体温升高可增加脑代谢耗氧及自由基生成,增加卒中死亡率及致残率,中枢热以物理降温为主。 8)深静脉血栓形成 尽早活动、下肢抬高、低分子肝素钙 9)电解质紊乱 10)脑心综合征;11)癫痫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如癫痫发作可予相关处理,卒中2周后发生癫痫,应进行长期抗癫痫治疗 2.特殊治疗 1)静脉溶栓:时间就是大脑 ! ! ! 尿激酶 100万~150万IU加入Nacl 100~200ml 静点30分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一次用量0.9mg/L,最大剂量《90mg,予10%静推,余 下在约60分钟内持续静点。 2)动脉溶栓:大动脉闭塞所致严重卒中者,6h以内(椎基底动脉 血栓可适当放宽时间窗)药物同静脉溶栓。 3)抗血小板聚集:急性梗死患者应于48h内服用阿司匹林,100~325mg/天 一般认为氯吡格雷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不建议联合以上两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4)抗凝 (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不推荐急性期应用来预防卒中复发、阻止病情或改善预后。适用于长期卧床合并高凝状态有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趋势者,心房纤颤应用华法林。 5)脑保护剂治疗 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大多数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缺乏临床试验研究数据。 6)血管内治疗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狭窄》70%,尚无长期随访大规模临床研究,应慎重选择。 7)外科治疗 有或无症状、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70%,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幕上大面积梗死伴严重脑水肿、脑疝形成征象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小脑梗死使脑干受压有生命危险时,可抽吸梗死小脑组织和后颅窝减压以挽救性命;8)其他药物治疗 ①降纤治疗:疗效不确切,巴曲酶 、降纤酶 、安克洛酶等, 治疗中应防止出血 ②中药制剂:丹参、川芎嗪、三七、葛根素等中药制剂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