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2.1.3热力环流导学案.doc
PAGE3
PAGE2
第二单元第一节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第三课时热力环流
课标展示
运用示意图,掌握热力环流的运动过程。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运动原理及运动过程。
2.掌握海陆风、山谷风和热岛效应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三、学习重难点:
热力环流的运动原理及其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四、教学过程
导学指导
导学检测
知识点一:
热力环流
(阅读P31文字和图2-1-9,完成右框内容)
概念补充:
在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由于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形式。
2.热力环流的形成分析
(1)甲、丙两地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________形成气压,其高空的空气密度形成_______气压。
(2)乙地冷却,大气收缩(上升或下沉)。在高空形成气压,在近地面形成气压。高空空气就从处流向处;近地面的空气就从处流向处,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过程:太阳辐射→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大气的运动分为(表现为气流的和)和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探究】阅读课本P31图2-1-9,想一想气压在垂直方向上有何分布规律?同一水平上的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凹凸有何对应关系?
知识点二:
海陆风
(阅读P32的图2-1-10,完成内容)
海陆风
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
(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环流方向)
【即时训练】
1.假如你是一位导演,你要拍摄一幅海风吹拂女主角秀发的镜头,应该选择在白天还是晚上拍摄呢?
2.古时候渔民出海,什么时间最合适?
知识点三:
山谷风
三、山谷风
白天,近地面风由吹向,夜晚近地面的风由吹向。(在下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环流方向)
知识点四:
城市风——热岛环流
热岛环流——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城市风:近地面风由吹向。(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环流方向)
2.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
第3题五、巩固诊断:
第3题
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低纬环流 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海拔高低差异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太阳辐射能纬度差异D.各地的气压差异
3.关于右图甲、乙、①、②四地气压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B.乙>甲C.①>甲D.①>乙
4.若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5.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6.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___;
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
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白天或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