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一节第二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10
eq\a\vs4\al(其次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
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说明相关现象。
核心
素养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等图文材料,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并分析相关现象的形成缘由。(综合思维)
2.运用示意图结合试验、生产生活案例理解大气受热原理,并用原理说明相关自然现象。(地理实践力)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与太阳辐射
(1)大气对A太阳辐射的汲取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和氧原子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2)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汲取的很少。
[温馨提示]
(1)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大气干脆汲取的太阳辐射只占大气层顶太阳辐射的五分之一左右。地面汲取的太阳辐射却占到大气层顶太阳辐射的二分之一左右。
2.大气与地面辐射
(1)地面汲取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辐射热量,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波段。
(2)75%~95%的B地面辐射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汲取,使大气增温。
(3)C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4)由此可见,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地面的长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热量来源。
[温馨提示]
(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太阳的温度>地面温度>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波辐射。
3.大气的作用
(1)减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汲取、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削减。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温馨提示]
大气逆辐射并非只出现在夜晚,也不是夜晚大气逆辐射就强于白天。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在一天中是始终存在的,而且白天大气逆辐射更强。只是白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增温作用不明显;夜晚由于没有太阳辐射,近地面气温主要受大气逆辐射的影响,因而简单产生大气逆辐射只有晚上存在的误会。
一、推断题
1.臭氧和氧原子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2.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汲取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3.大气逆辐射只有在白天存在。(×)
4.一般状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5.同样性质的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越大,所产生的地表辐射也就越强。(√)
二、选择题
天气预报APP功能越来越贴心,许多平台为爱美女士增加了紫外线指数预报功能。读某日拉萨和杭州紫外线指数天气预报图,完成6~7题。
6.太阳紫外线只有近1%可达地面,与其最相关的是()
A.紫外光波长最长
B.紫外光辐射实力最弱
C.大部分被臭氧层汲取
D.大部分被云层反射
7.造成图示拉萨和杭州紫外线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差异 B.海拔差异
C.天气状况 D.海陆位置
解析:6.C7.C第6题,臭氧层可汲取紫外线,对地面起到爱护作用。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杭州天气晴转多云,拉萨阵雪转小雪。晴朗的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故选C。
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近地面大气主要、干脆的热量来源是()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④辐射
9.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但近地面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主要是因为()
A.大气汲取①辐射少 B.大气汲取②辐射少
C.地面汲取③辐射少 D.地面汲取④辐射少
10.图中箭头④比①细的主要缘由是()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减弱作用
C.地面反射作用 D.地面减弱作用
解析:8.B9.B10.B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中各数字代表的辐射,①代表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第8题,近地面大气主要、干脆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第9题,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汲取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第10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汲取、反射和散射等减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削减。
探究点(一)eq\b\lc\|(\a\vs4\al\co1(大气的受热过程))
————————从生活中学————————
一、地理情境激趣
2021年2月27日,“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100克宝贵的月壤与嫦娥五号返回器原件等40余件展品一道,
二、核心素养培优
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汲取(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