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提升训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发布:2025-03-30约1.37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22

第三节生物圈与植被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相识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圈的主要特点有 ()

①生物圈不占独立的空间,而是渗透到其他圈层中

②生物圈对地表环境的变更影响不大

③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有机界,对地表环境影响很大

④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总称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3.下列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生物变更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

②生物促进了自然界中化学元素的迁移

③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环境的根本缘由

④生物影响着土壤的形成

A.①②B.①③

C.③D.①②④

4.读生物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中环节简要叙述生物循环过程。

①。?

②。?

③。?

(2)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中和不断迁移、流淌、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界和界联系起来。?

题组二识别植被类型

下图均为“我国闻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5.甲图中大漠胡杨所属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D.硬叶林

6.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足够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足够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7.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林木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林木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林木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林木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2024辽宁丹东高一期末)“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从前。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愁闷。”读戴望舒的诗《秋天的梦》,并结合此诗的配图(见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8.文中“摇落了轻的树叶”发生的区域最有可能是 ()

A.海口 B.北京 C.雅加达 D.巴西利亚

9.结合地理学问来理解这首诗,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寒冷的缘由主要是受冬季风的影响

B.落叶的树种有可能是香蕉树

C.摇落了轻的树叶的颜色确定是绿色

D.此时该地农夫正在收割水稻

下图为某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0.该山地的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11.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题组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2024山东滨州高一上期末)入冬以来,滨州某城区马路两侧耸立着高大的落叶乔木,虽然很多树上的叶子大都已枯黄,但每隔四五十米左右,总有一两棵树上仍有很多绿叶。而且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中植物种类丰富,有的还呈现绿色。下图为该城区街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材料中“每隔四五十米左右,总有一两棵树上仍有很多绿叶”,其缘由可能是这一两棵树 ()

A.有更好的浇灌条件

B.获得了路灯的一些光热

C.有更好的土壤条件

D.获得了地下暖气管道的热量

13.绿化带选种多种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B.维护生物多样性

C.稳定生态系统D.提高绿化效果

红树林是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由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木本生物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关于红树林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树叶小,削减水分蒸腾

B.多茎花,利于汲取光照

C.根系发达,便于汲取水分

D.多支柱根,保持植株稳定

15.能够欣赏到红树林景观的城市是 ()

A.珠海 B.青岛 C.大连 D.桂林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光照剧烈,地势平坦

B.植被稀有,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D.水源足够,矿物质多

17.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4山东潍坊高一上期末)红柳沙包是分布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