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原理习题解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3-3 已知各系统的脉冲响应,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解答:
(1)
(2)
(3)
3-4 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试求系统的超调量%,峰值时间 和调节时间 .
解答:因为01,所以系统是欠阻尼状态。阻尼比=cos()=0.6,自然频率,
阻尼振荡频率=
峰值时间的计算
调节时间的计算
超调量%的计算
3-5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求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动态性能。
解答:方法一:根据比例-微分一节推导出的公式
把z=1/=2.5,,代入可得
峰值时间的计算,
超调量得计算
调节时间得计算
方法二:根据基本定义来求解闭环传递函数为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
得单位阶跃响应
峰值时间的计算 对h(t)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得
-0.5
=2.9
超调量%的计算 17.49%
调节时间得计算
3-6.已知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试确定系统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解答: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自然频率 阻尼比
3-7 设图3-7是简化的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图,试选择参数和,使系统的。
图3-7飞行控制系统结构图
解答:简化3-7结构图,得到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将上式与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
相比较可得
将代入上述方程组并解之可得
3-8分别求出图3-8中各系统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并列表比较其动态性能。
图3-8 控制系统
解答: (1)由图3-8(a)
由上式易得,此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为 自然频率 阻尼比
超调量 调节时间
(2)由图3-8(b)
显然,这是一个比例-微分控制二阶系统,因此有
此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为 峰值时间
超调量
调节时间
由图3-8(c)
由上式易得此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为 自然频率阻尼比,所以为欠阻尼二阶系统 超调量 调节时间
动态性能的比较表如下表3-1所示。
表3-1 动态性能的比较表
(a) (b) (c)
3-9设控制系统如图3-9所示。要求:
取计算测速反馈校正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速度误差;
取计算比例-微分校正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速度误差;
图3-9 控制系统
解答:(1)取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由开还传递函数可知,此系统是一个I型系统,其速度系数为,由静态误差系数法可得系统的速度误差为
由闭环传递函数可知,, 超调量 调节时间
(2)取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由开还传递函数可知,此系统是一个I型系统,其速度系数为 ,由静态误差系数法可得系统的速度误差为
由比例微分校正系统的闭环函数可知
超调量
调节时间
3-11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
试用劳思判据和赫尔维茨判据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解答:首先用劳思判据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列出劳思表如下:
显然,由于表中第一列元素的符号有两次改变,所以该系统在右半平面有两个闭环极点。因此,该系统不稳定。再用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显然,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为正,则
显然,系统不稳定。
3-13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值范围。解答: 由题意可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列劳思表如下
由劳思稳定判据可得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
3-15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试求输入分别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解答:(1)由上式可知,该系统是0型系统,且.0型系统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别为:。该系统在输入为时的稳态误差为 根据线性叠加原理,该系统在输入为时的稳态误差为
(2)由上式可知,该系统式1型系统,且。1型系统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别为:。该系统在输入为时的稳态误差为根据线性叠加原理,该系统在输入为时的稳态误差为
(3) 首先需要判定此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有,所以系统的闭环特性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