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ppt

发布:2018-06-27约8.4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帝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饮入了生活。”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目标 一、审计的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 )。 (一)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二)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 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 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二、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及其具体的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例】资料:某公司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存货如下:   存货余额????????????? ??3450000   ? 减:存货跌价准备????? ????90000   存货账面价值???????????? 3360000 问题:管理当局对其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作了哪些方面的认定?   首先作了5项明确的认定:    ①存货是存在的(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 ②存货跌价准备正确估价为90000元(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③存货的账面价值是3360000元,且计算是精确的(计价和分摊,同上); ④所有应报告的存货均已包括在内(完整性:所有应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⑤所有被报告的存货都归公司(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偿还义务);      ⑤列示在报表上的存货数额是截止到资产负债表日(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列报的存货是恰当的,(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作出了认定,CPA的审计工作就是要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恰当。管理层的认定有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和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归纳如下两表所示。? ??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有关的认定与对应的审计目标 :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高估” 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低估” 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明细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明细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例如,如果本期交易推到下期,或下期交易提到本期,均违反了截止目标。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例如,如果将现销记录为赊销,将出售固定资产所得的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则导致交易分类的错误,违反了分类的目标。 例题 (二)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类别与对应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例如,如果不存在某顾客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却列入了对该顾客的应收账款,则违反了存在性目标。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例如,将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