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审计证据.ppt

发布:2017-06-02约7.2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设计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无论单独使用或与细节测试结合使用,注册会计师都应当:(P.53) (3)通过发现异常来识别重大错报 (P52) 如果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法提出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 件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3.特点 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的分析程序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因此有以下特点: (1)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所使用的分析程序通常包括对账户余额变化的分析,并辅之以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3)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所进行比较的性质、预期值的精确程度,以及所进行的分析和调查的范围都并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 【例11单选】甲公司2008年度的借款规模、存款规模分别与2007年度基本持平,但财务费用比2007年度有所下降。甲公司提供的以下理由中,不能解释财务费用变动趋势的是( )。 A.甲公司于2007年1月初借入3年期的工程项目专门借,该工程项目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在2009年6月完工 B.甲公司在2008年度以美元结算的货币性负债的金额一直大于以美元结算的货币性资产的金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2008年上半年保持稳定,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有较大上升 C.为了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的压力,甲公司从2008年4月起增加了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规模 D.根据甲公司与开户银行签订的存款协议,从2008年7月1日起,甲公司在开户银行的存款余额超过1000000元的部分所适用的银行存款利率上浮0.5% 三、用作实质性程序 1.总体要求 (1)目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及实质性分析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是指用作实质性程序的分析程序。 (2)实施的前提   第一,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单独或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   第二,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存在稳定的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所提供证据的证明力   相对于细节测试而言,实质性分析程序能够达到的精确度可能受到种种限制,所提供的证据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证据,证明力相对较弱。 第三章 审计证据 本章属于审计理论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就是实施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本章需要全面掌握,特别关注: 1、确定审计证据相关性时应当考虑因素; 2、判断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原则; 3、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 4、七种具体审计程序的含义和特点; 5、函证; 6、分析程序。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性质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类别(教材P38-39) 1.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中含有信息和其他信息。 2.会计记录 (1)会计记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是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的重要部分。 (2)会计记录主要有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 手工计算表和电子计算表 (3)会计记录如果是电子数据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内部控制予以充分关注,以获取电子数据的会计记录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其他信息 【例题1】注册会计师不仅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政策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因此注册会计师如果仅依赖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已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 ) 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证据的两大特征)(教材P39) 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其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