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宋小壮 主编 第四章 第二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强度和变形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可通过试验来测定。
第二节 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常温、静载下的低碳钢单向拉伸试验,可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材料的试验结果,必须将试验材料按照国家标准制成标准试样。
下一页
上一页
二、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一、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三、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标准试件中间部分是工作长度为l0 ,称为标距。规定标准试件的标距l0与截面面积A0的比值为
或 。
常用截面有圆形和矩形 ,圆形截面标准试件的标距试样中部工作段的直径为d0,且l0=10d0或l0=5d0。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将试样装在试验机上,缓慢平稳地加载直至拉断。对应着每一个拉力FP,试样标距l0有一伸长量l 。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可以自动绘制出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称为拉伸曲线或是FP-l曲线。为了消除试样尺寸的影响,由式4-4和4-5,将纵坐标FP和横坐标l分别除以试样横截面的原始面积A0和标距的原始长度l0,得到材料拉伸时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或 -曲线。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根据-曲线,低碳钢的拉伸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线弹性阶段
p 比例极限
2)屈服阶段
s 屈服极限 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3)硬化阶段
b 强度极限
4)颈缩破坏阶段
p
e
s
b
e 弹性极限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1.线弹性阶段 在拉伸的初始阶段,为一斜直线OA,表明此阶段内与成正比,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即=E,直线OA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材料的弹性模量,此阶段内的变形为弹性变形。线性阶段的最高点A对应的应力是应力与应变保持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称为比例极限,用p表示。低碳钢Q235的比例极限p≈200MPa,弹性模量E≈200GPa。从A点到A点,与关系不再是直线.但变形仍然是弹性的。 A点对应的应力是材料只产生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e表示。p与e虽含义不同,但数值接近,工程上对此二者不作严格的区分。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2.屈服阶段 超过比例极限后,应力与应变不再保持正比关系。当应力增加到某一定值时,应变有非常明显的增加,而应力在很小范围内波动,在 -曲线上形成一段接近水平线的小锯齿形线段(BC段)。这种应力变化不大而应变显著增加的现象称为屈服或流动。屈服阶段的最低应力称为屈服应力或屈服极限,用s表示。低碳钢Q235的屈服应力s≈235MPa。
材料屈服时,光滑试样表面会出现与轴线约成45的条纹。这是由于材料内部晶格间相对滑移形成的,称为滑移线。材料屈服时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这是构件正常工作所不允许的,因此屈服应力s是衡量材料强度失效的重要指标。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3.硬化阶段 屈服阶段后,材料内部晶格重新排列,使材料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要使它继续变形必须增加拉力。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应变硬化。CE段称为硬化阶段,硬化阶段的最高点E对应的应力,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用b表示。低碳钢Q235的强度极限 b≈380MPa。它是衡量材料强度的另一重要指标。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4.颈缩破坏阶段 应力达到强度极限后,在试样的某一局部范围内、横向尺寸将急剧缩小,形成颈缩现象。此时使试件变形所需的拉力也迅速减小,最后导致试样拉断。
颈缩现象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试样拉断后,由于弹性变形自动消失,只保留了塑性变形,试样标距长度由原来的l0变为l1 。用百分比表示比值
(4-11)
称为伸长率。试样的塑性变形(l1-l0)越大,也越大。因此,伸长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
.
.
l1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工程中将伸长率 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如低碳钢Q235的伸长率 ≈20%~30%,是典型的塑性材料。而把<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铸铁的 =0.5%~0.6%,属于典型的脆性材料。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4-12)
原始横截面面积为A0的试样,拉断后颈缩处的最小截面面积变为A1,用百分比表示的比值
称为断面收缩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