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第二节肝辨证.ppt

发布:2015-09-15约2.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辨肝病证候 肝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一、肝血虚证和肝阴虚证 二、肝郁气滞证 三、肝火炽盛证 四、肝阳上亢证 五、肝风内动 1、肝阳化风 2、热极生风 3、血虚生风 动风表现+血虚证=血虚生风证  4、阴虚生风 动风表现+阴虚证=阴虚生风证 六、寒滞肝脉证 小 结 肝病辨证的主要内容 肝病辨证的证型分类 肝病辨证的定性症状 肝病辨证的定位症状 肝病辨证证型的联系和区别 思考题 1、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和 肝阳化风证有何区别和联系? 2、肝血虚和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有何异同? 3、试述寒滞肝脉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及治则。 4、什么是“肝风内动”?临床常见 哪些证型? * 肝:   主疏泄     主藏血  精神抑郁 急躁易怒   其华在爪 胸胁胀痛 眩晕 震颤   开窍于目 抽搐 目疾 月经病等   喜条达   而恶抑郁 [概念] 指阴血亏损,肝失滋养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1、久病耗损阴血 2、失血过多 3、阴血生成不足  4、情志不遂,暗耗阴血 5、热病后期,耗伤阴液 [临床表现和分析] 共有症状(定位) 肝阴血不足,头目、筋脉失养--   两目干涩 视力减退 爪甲干枯   肢体震颤 手足麻木 头晕耳鸣 冲任空虚--月经量少色淡 闭经 特有症状(定性) 肝血虚证              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  +血虚证 口唇色淡       舌淡白       脉细弱 肝阴虚证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阴虚证 颧红口燥       舌红少苔       脉弦细数 [辨证要点] 肝病特征表现+血虚证=肝血虚证  肝病特征表现+阴虚证=肝阴虚证 [概念] 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 [成因]  1、情志不遂 2、病邪侵扰 [临床表现和分析]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情志抑郁寡欢     善太息 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 气血失和,冲任不畅--乳房作胀而痛           痛经 月经不调  痰气搏结于咽喉、颈项--梅核气 瘿瘤             累疬 气滞日久,肝络瘀阻--胁下肿块 肝病 气滞证--舌苔薄白 脉弦或涩 [辨证要点] 情志郁结、冲任不调等+气滞证  [概念] 指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及火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又名肝火上炎证、肝经实火证,简称肝火[热]证。 [成因]    1、情志不遂,肝郁化火    2、火热内侵 [临床表现和分析] 肝火上攻头目--头晕胀痛 耳鸣如潮         面红目赤 火郁肝经,肝失条达--胁肋灼痛             急躁易怒 肝魂受扰--不寐 恶梦纷纭  热迫胆汁外溢--口苦 热迫血妄行--吐血 忸血 实热证--口渴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 脉弦数 [辨证要点] 肝经实火表现+实热证  [概念] 指肝阳亢扰于上,肝肾阴亏于下,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成因]    1、五志化火,日久耗阴    2、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本虚标实 [临床表现和分析] 阴不制阳,肝阳升发太过--眩晕耳鸣        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 阴虚而神无所养--失眠多梦 健忘心悸  肝肾阴虚,筋骨失养--腰膝酸软无力  上实下虚--头重脚轻 阴虚证--舌红少津 脉弦细数 [辨证要点] 肝肾阴虚表现+肝阳亢于上的表现     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多有肝病引起,风从内生,故统称“肝风内动”。 《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血虚生风 阴虚生风 [成因]    多由肝阳上亢而来    肝肾阴虚,阳气失所制约,亢而生风。       本虚标实 [临床表现和分析] 肝阳亢逆化风,风阳上扰--眩晕欲仆头痛  肝主筋,风动筋脉失养而挛急--项强      肢体震颤 肢体麻木 手足蠕动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语言蹇涩 上盛下虚-头重脚轻 行走漂浮 步履不正 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挟痰蒙闭清窍-- 突然晕倒 不醒人事 喉中痰鸣 风痰阻络,经络不利--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舌强不语 阴虚证--舌红绛少津 脉弦细 [辨证要点] 动风表现+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证  [成因]    外感温热--邪热亢盛,潘灼肝经 [临床表现及分析] 邪热潘灼肝经,伤津耗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