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植物 第二节 植物群落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活型谱:某一地区或某一植物群落内各类生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 每一类植物群落都是由几种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但其中有一类生活型占优势 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是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群落的特征,如热带雨林群落 地面芽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反映了该地区具有较长的严寒季节,如温带针叶林、落叶林 群落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则是干旱气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区群落的特征,如东北温带草原 层片 群落中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的集合。 层片的特征 同一层片的植物属于同一生活型类别;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群落环境; 每一层片在群落都占据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垂直结构 概念: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分层现象; 陆生植物群落的成层现象 森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寄生植物构成层间植物); 草本植物:高草层、中草层和矮草层; 水生群落的分层 主要与光照、温度、食物和溶氧量有关 挺水草本层、飘浮草本层、水面高草层、沉水漂草层、沉水矮草层、水底层 群落的水平结构 概念:群落在空间水平分化和镶嵌现象; 陆地生物群落中水平格局的主要决定因素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 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多样性较低 干扰间隔时间长,演替发展到顶极期,则多样性也不很高 中等程度的干扰,才能使群落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作业 群落类型 物种名 数量 海拔 青冈-抱榆群落+珍珠梅-羊胡子草群落 青冈 10 1321 抱榆 13 小叶千金榆 5 珍珠梅 16 杜鹃 5 胡枝子 2 草本 羊胡子草 15 泽兰 1 细辛 1 沙参 7 棉枣 3 艾蒿 3 铁线莲 5 青冈-陕甘花楸-小叶千金榆群落 青冈 4 1668 陕甘花楸 2 小叶千金榆 5 杜鹃 2 鬼见愁 2 丁香 2 忍冬 3 拔契 10 刺梅 2 草本 毛梅悬钩子 4 唐松草 6 紫菀 9 淫羊霍 3 分别计算两个群落的乔灌层、草本层的α多样性指数和两个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指数。 * 知识点回顾 1、生态因子的分类及其包括哪些具体指标? 生态因子及其分类 概念:环境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根据因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五类: 气候因子:光、温度、水分、空气、雷电;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 地理因子:海拔、坡向、坡位、地面起伏等; 生物因子:与植物发生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群体; 人为因子:对植物产生影响的人类活动 知识点回顾 2、根据植物对日照长短适应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各有那些代表性植物? 1.3 植物与光的关系 根据植物与日照长度的关系,可以将植物分为四类: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 长日照植物(long day plant) 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才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常见的有牛蒡、紫菀、凤仙花等;作物中有冬小麦、大麦、菠菜、油菜、甜菜、甘蓝、萝卜等。 短日照植物(short day plant) 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的植物。常见的有牵牛、苍耳、菊花等;作物中有水稻、大豆、玉米、烟草、麻、棉等。 中日照植物(day intermediate plant) 指只有当昼夜长短比例接近于1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甘蔗的某些品种。 中间型植物(day neutral plant) 这类植物只要其他条件合适,在不同的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如黄瓜、番茄、四季豆、番薯、蒲公英等。 知识点回顾 3、简述植物对极端低温的适应。 形态上: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芽具鳞片,器官表面被蜡粉和密毛,树皮有发达的木栓组织,植株矮小,常呈匍匐、垫状或莲座状等等。 生理上:主要通过原生质特性的改变,如细胞水分减少、淀粉水解等等,以降低冰点;对光谱中的吸收带更宽、低温季节来临时休眠,也是有效的生态适应方式。 4、简述植物对极端高温的适应。 形态上:生密绒毛和鳞片,过滤部分阳光;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反射部分阳光;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树干和根茎有很厚的木栓层,起绝热和保护作用。 生理方面:主要有降低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