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下)详解.ppt

发布:2016-03-09约1.05万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需要理解掌握的概念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正常生产能力 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能力与正常生产能力之差 机会成本Ⅰ: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带来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Ⅱ: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带来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Ⅲ:冲击正常生产任务带来的机会成本 专属成本: 由于增产或接受追加订货等而增加的相关成本 其实都可以用直接判断法? 边际贡献总额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 直接判断法 思考:各方法的异同,是否可以都用直接判断法? 一、是否停产?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单位边际贡献﹥0 则继续生产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边际贡献总额﹥机会成本Ⅰ 则继续生产 二、是否增产? 1、已具备增产能力,且无法转移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单位边际贡献﹥0 增产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增产后的边际贡献总额﹥机会成本Ⅰ 增产 (说明:增产前的边际贡献总额可能小于机会成本Ⅰ,但增产后的边际贡献总额就可能会超过机会成本Ⅰ) 2、已具备增产能力,且可以转移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增产前边际贡献总额﹥0 则可以按原规模继续生产,同时如果增产所增加的边际贡献总额 ﹥机会成本Ⅱ 则增产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增产前边际贡献总额﹥机会成本Ⅰ 则可以按原规模继续生产,同时如果增产所增加的边际贡献总额 ﹥机会成本Ⅱ 则增产 3、不具备增产能力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增产前边际贡献总额﹥0 则可以按原规模继续生产,同时如果增产所增加的边际贡献总额 ﹥专属成本 则增产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增产前边际贡献总额﹥机会成本Ⅰ 则可以按原规模继续生产,同时如果增产所增加的边际贡献总额 ﹥专属成本 则增产 三、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后仍具备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且无法转移,同时追加订货部分的单位边际贡献﹥0,则可接受 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后仍具备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但可以转移,同时追加订货部分的边际贡献总额﹥机会成本Ⅱ,则可接受 接受低价追加订货后不再具备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且冲击正常生产任务,同时追加订货部分的边际贡献总额﹥(机会成本Ⅲ+专属成本),则可接受 第五节 生产决策(2) ——生产什么的决策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 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一、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决策前提 企业利用现有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品种 不追加专属成本条件下的品种决策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追加专属成本条件下的品种决策 差别损益分析法 【例6-16】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 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 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160=40(万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70=30(万元/台)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40/10=4(万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6=5(万元/千克) ∵5>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例6-17】贡献边际总额法在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仍按例6-16资料,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60 000千克。 要求: (1)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1) 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10=6000(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6=10000(台) (2)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 (200-160)×6 000 = 240 000(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100-70)×10 000 = 300 000(万元) ∵300 000>240 000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例6-18】差别损益分析法在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中的应用 已知:开发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